【摘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实效评价应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具有针对性、遵循教育规律、不断创新进取、严守科学客观原则,评价内容主要包括学生理论知识掌握情况、情感态度培养情况、意志品质培养情况与行为规范情况等。并且根据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评价原则与评价内容,针对文化多元化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的实现路径进行深入研究。
【关键词】文化多元化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G416 【文献标识码】A
文化多元化是指在多元文化传播与发展过程中,区域文化发生了变化,呈现出多面性特征。文化多元化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并非静止不动,它是由文化传播而产生的,最终的结果除了让多元文化相互交融,更多地是使多元文化融合成一种具有多元特色的文化类型。
文化多元化促使人们的思想呈现多元化状态,从而使人们的行为价值观产生极大的差异,因此,文化多元化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极大的挑战。长期以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倍受争议,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进行评价有利于其提升工作水平,有利于改善工作质量,也为探讨增强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的路径提供必要的参考①。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的评价原则
正确的政治方向。正确的政治方向是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开展的基石。在文化多元化背景下,人们的思想意识也呈现多元化发展的趋势,在此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评价更应该坚守正确的思想政治意识形态,将科学发展观的落实与贯彻融入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评价中来,评价指标要客观公正,评价过程要实事求是,评价结果要科学有效。
文化多元化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仍然要坚定地坚持社会主义价值导向,才能保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不迷失方向,才能保证发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评价的作用。
评价的针对性。改革开放以来,世界各国文化思潮通过多种途径走进高校,大学生的思想与心智还处于尚未完全成熟的阶段,容易受到不良思潮的影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受到挑战。
针对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思想政治工作者应因地制宜,因材施教,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评价也应该结合具体的思想政治工作背景和内容进行。增强评价的针对性,可借助实效性评价研究深入发现思想政治工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可通过解析思想政治工作效果来探讨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的途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