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促进政府职能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
政府职能转变的根本原则。第一,坚持精简高效统一的原则,开展大力度的政府机构改革,杜绝政企不分,以权力下放为突破口,减少职位冗滥、重复命令的低能行政现象,为机构注入新鲜的活力。
第二,坚持政府适当作为的原则,实现政府部门对宏观微观事务的有效处理。宏观调控是政府管理经济的主要内容,经济手段是其主要方式,政府部门不应过多纠结于企业具体运行事务,适当约束与适当放松相结合。一方面政府必须在企业生产销售的各个环节有所放权,另一方面政府应将工作的重心转移到经济发展大环境内,如第一、二、三产业的资源布局、社会就业、生态环境保护、社会信用体系等方面。
第三,坚持以灵活多变的管理手段行使职能的原则。政府职能的行使有多种方式,包括行政命令、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三种手段各有优劣,适应于不同的情况。处于改革开放新阶段的市场经济具有蓬勃发展、瞬息万变的特征,政府监管部门既不能压抑伤害经济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也不能以一成不变的经济政策禁锢企业和劳动者的市场行为,这就要求政府部门以开放创新的胸襟,吸纳前沿专业的经济知识,以千差万别的管理方式参与到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中,即以经济手段与法律手段为主、行政手段辅之的经济调控新体系。
第四,坚持依法行使政府职能的原则。政府作为法律的践行者,同时也是作为法律的被约束者。随着一系列的规范政府工作行为、工作程序、工作权限与责任的法律法规的颁布,以政府部门为规范对象的法律体系日益完善。尤其是《行政许可法》的出台,为政府部门的工作构建了强有力的法律支撑,也为社会各界监督衡量政府部门的工作提供了一面亮可鉴人的明镜,从而政府在提高部门工作能力的同时,也在广大人民心目中树立了良好的政府形象。
政府职能转变的主要措施。第一,尊重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确保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同时,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为经济的转型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顺应产业调整的政策,引导新型工业的规划和建立,转变粗放型产业为密集型产业,促进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统一。鼓励创新发明和科技进步,协调城乡区域间的平衡发展。在政府管理与市场调节这两方面的关系中,宏观调控体现的是党和中央的方针政策,是一切行动的标志旗帜,然而,在遵循社会主义市场大规则的前提下,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享有很大程度的自主权,使企业真正实现自主经营。
第二,加大财政收入,改善公共财政机制,优化财政配置。首先,财政收入的增加应当是经济转型后生产大发展的结果,是质的提升,而非简单量的相加。在蛋糕做大的前提下,着力于深化财政配置的改革,利用经济手段促进市场内资源的合理配置,从而使资源的利润最大化,最终使人民受益。财政资金的分配应更多地向医疗、教育、体育、就业等公共事业倾斜,促进社会设施的完善和公民幸福感的增强。
第三,大力引进外资和先进的产业技术,因地制宜地优化经济结构。促进第一、二、三产业的均衡发展,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和高科技产业。促进城乡经济的和谐发展,优化资源配置,有层次地发展经济,实现城乡优势互补。
第四,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强化政府的再分配职能。收入差距的问题由来已久,关乎民生,政府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促进社会公平。政府应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在注重效率的同时,兼顾公平,例如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等等。总之,保证社会经济发展的成果使全体人民受益,是转变政府职能的重要目标。
第五,完善政绩考核评价机制,建立政府职能转变的激励约束制度。树立科学发展观对政绩的评价具有关键的导向作用。除却经济效益,环境效益、资源效益和精神效益也应与政绩考核系统挂钩,使人民在享受到经济发展物质文化成果的同时,也能拥有绿色的生存空间和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
政府职能转变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坚持党的方针政策,是保证政府职能改革的方向标杆。坚持党的领导并将其作为政治生活的指导思想,是由我国的国家性质和中国共产党的本质属性所决定的。政府由管理向服务的转变,应该是在坚持尊重宏观政策权威性的前提下完成的。处理好宏观调控和市场调节的关系,明确政府职能的有所为与有所不为,使政府转型影响深远。
大力发展生产力,是促进政府职能改革的关键所在。生产力的发展仍是现阶段我国发展的第一要务,而政府职能的内容更多地集中于对市场经济的调控,通过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增加国民收入,扩大财政收入,并将更加有力地支持公共事业的发展,使改革开放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关注并改善民生问题,是促进政府职能改革的有效途径。民生虽小,不容小视,民生繁杂,不厌其烦。经济发展是维持民生的根本途径,而民生是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
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的意义
哲学层面上的意义。只有进行政府职能转变,才能改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问题,才能改革一切不适应生产力的生产关系,改革一切不适应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
政治学层面上的意义。改革政府机构,是巩固现阶段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的客观需求。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生产力大发展,现代化事业进入高速增长时期,人民物质文化生活逐步完善。为了使物质文化生活与政治文化生活共同进步,积极促成生动活泼的政治氛围,政府职能改革必须从体制、思想、组织机构、办公程序等方面着手,促使转型后的政府工作精益求精。
出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出于党和国家政治生活民主化的需要,政府部门的改革刻不容缓。政府职能转型围绕着制度层面展开,梳理政府工作人员的思想,优化政府工作方式方法,有利于实现政府工作的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只有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使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化和法律化,才能保证国家的长治久安和稳定发展,才能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作者单位:宿迁学院社会服务系)
责编 / 王坤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