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河北省经济发展水平不断上升。但就河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而言,由于其存在自身的弱势,融资难题依然突出。尤其在京津冀金融一体化背景下,河北省金融生态环境与北京、天津相比差距很大。文章深入分析了河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金融生态环境存在的优势和劣势,提出河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金融生态环境优化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科技型中小企业 金融生态环境 优化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码】A
河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金融生态环境优势分析
河北科技型中小企业金融生态环境优势分析。第一,河北省具有良好的地域优势。河北省属于北方大省,是北京的南大门,又紧挨着天津,属于京津冀都市圈的范畴。地处北京和天津的众多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也为周围的河北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
第二,河北省具有较强的政策优势。目前,国家为河北省提供了宽松的发展环境和一定的政策扶持。如我国“中部崛起”的宏伟战略、京津冀一体化的发展目标和方向等,都为河北科技型中小企业金融生态环境的发展提供了优惠政策。而政府部门出台的若干扶持科技型企业发展的40多项法规,也为河北科技企业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近年来,支持在河北地域实现科技成果转化的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国家973计划、863计划等成果累计111项,省财政资金投入高达3.1亿元。
第三,河北省还具有良好的科技环境优势。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科技投入的逐年增加,河北省科技事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这不仅表现在高科技企业数量的扩张上,更表现在科技产品的不断创新和科技产出的不断扩大。目前,河北省高新技术企业1861家,实现利税141.7亿元,科技成果转化率不断提高。
河北科技型中小企业金融生态环境劣势分析
第一,地方经济发达程度不够。近年来河北省经济发展水平虽然有所上升,但在全国范围内依然处于中下等水平,而且比全国平均经济发展水平还低。以2013年为例,河北省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3.86万元,低于全国4.18万元的平均线。经济的落后制约了河北对科技、资金、人才等资源的吸引和集聚能力,也制约了河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金融环境的发展。
第二,地方政府扶持力度有待加大。目前,河北地方政府针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扶持、优惠政策还不够,相关的法规和优惠措施执行不到位,需要进一步落实。一方面,高科技企业新产品研发、销售收益的不确定性高于一般企业,特别在初创期投入大、回报低,损失概率大,特别需要政府多方面的政策支持。但地方政府的财政资金支持有限,而且资金注入采取单一拨付形式,受益面不广,政策引导效应不明显。同时,科技型中小企业在税收优惠、获取创业基金、得到政府担保方面都无法与国有大中企业相比,待遇差别很大。另一方面,大多数金融机构尚没有评估、管理、补偿、考核科技贷款的专门职能部门,发放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时面临较高的风险,而且它与补偿商业银行的科技贷款的损失相比,差距较大,因此金融机构向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的积极性难以提高。
第三,资金来源渠道较少、信贷资金供给不足。目前科技型企业的资金来源绝大部分是自有资金,外筹资金比较困难。由于科技型企业具有投入高、风险大特性,且没有厂房和设备等固定资产类抵押品,很难满足银行贷款条件。尽管一些银行为科技型企业开辟了绿色通道,提供了一些特色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但是由于科技创新活动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从银行自身的收益来说,他们并不会把为科技型企业融资放在首要位置,银行为科技型企业提供的信贷资金严重不足。金融生态系统中大多数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贷款规模小,针对科技企业的新型金融产品开发很难及时跟上,但金融机构所承担的贷款风险却很大。导致银行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发放贷款远远不能满足企业的市场需求。
第四,资本市场、科技保险市场发育缓慢。受目前法规的限制,科技型中小企业难以通过中小企业板、创业板进行直接融资。目前大多数科技型企业公司治理不完善,距离上市融资的标准差距较大。主板、创业板上市门槛高、费用高,,企业依靠直接融资渠道融资比较困难。如企业申报发行债券时,净资产规模必须达到7至8亿元以上,一般企业难以达到这个条件。而风险投资行业处于起步阶段,规模小,资金实力弱,主要投资资金需求量小、风险低、回报快的项目,很难满足科技产业对资金长期、大量的需求。河北省企业缺乏与海外资本市场沟通渠道,海外上市融资难度较大。此外,科技保险市场的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传统的保险机构只有火灾、运输等保险业务,无法满足企业进行科技研发过程中风险转移的需要。在企业投融资过程中,保险公司也不能为其提供融资担保和保障。
第五,信用担保和征信体系不健全。河北省信用担保和征信体系不健全也制约了科技金融的纵深发展。目前的信用担保机构面临担保公司业务范围狭窄、管理不完善等困境。目前能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贷款担保的只有政策性担保公司或少量大规模担保公司。市场上的担保公司虽然数量较多,但大多为个人消费贷款提供担保,大型企业较大规模融资得不到担保。地方政府出资设立的担保公司,存在着管理不善、受政府干预较大等制约因素。因此,目前没有形成商业银行与担保公司责任共担、利益共享的合作局面。此外,目前银行对企业的信用查询只能通过人民银行征信系统一条途径,很难掌握企业负责人的实际财务状况和信用水平,且许多中小企业不珍惜自身信用记录,弄虚作假时常存在,社会信用环境恶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