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思想理论 > 独家连线 > 正文

韩庆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的八个层次

九位专家谈“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建设”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收看人民网视频访谈栏目。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要加强话语体系建设,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加强国际传播能力。这就明确提出了建设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问题。在实现中国梦的进程中,加强中国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建设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中央党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部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和话语权建设作为核心研究方向,力求把中央党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部建设成全国一流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心。当今,中央党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部已经形成了以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和话语权等为核心的学术共同体或学术团队。今天,我们邀请了以中央党校副教育长兼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部主任、一级教授韩庆祥为代表,由牛先锋、邱耕田、贾建芳、宋福范、陈冬生教授,以及李海青、赵培、唐爱军等组成的权威学术团队,做客人民网视频访谈,围绕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和话语权与大家展开交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是由一系列具有内在逻辑关系的要素构成的系统,它包括话语基础、话语核心、话语体系、话语方式、话语自信、话语传播、话语权和话语创新等八个方面。

首先请我先介绍本场嘉宾。他们是:中央党校副教育长兼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部主任韩庆祥教授;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教研室主任贾建芳教授;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室主任牛先锋教授;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部思想政治教研室主任宋福范教授;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教研室唐爱军博士。

中央党校专家做客人民讲堂,左起韩庆祥、贾建芳、牛先锋、宋福范、唐爱军

中央党校副教育长兼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部主任韩庆祥

主持人:首先请问韩教授,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研究领域的著名专家,我想请您简单介绍一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八个方面有怎样的内在逻辑关系,以及构建这一重要话语体系有什么重要意义?

韩庆祥:你问这个问题非常好。我先从总体上讲一讲。刚才你讲的关于话语体系的两句话,是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8月19日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提出的。这就正式提出了加强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建设的问题。这个问题在实现中国梦的进程中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它涉及到我国文化软实力建设及其国际地位和世界意义问题。1978年以后,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在开放过程中,世界各个国家经济、文化呈现出一体化态势。有一个概念,叫文化交融。文化交融,意味着文化交往中的同一性这一面突出了。同时,我们还要注意文化交锋和文化冲突的一面。马克思主义哲学讲辩证思维。辩证思维,就是在注重双方对立的时候,不能忽视二者的同一,在注重矛盾双方同一的时候,不能忽视二者的对立。在文化交融的同时,文化的交锋和文化冲突,以及文化征服、文化渗透也显得日趋突出。在这一进程中,加强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建设,并且掌握中国话语权,就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当然,我们这里讲的加强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建设的核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和话语权建设,它包括中国道路、中国理论、中国制度话语体系建设。中国道路,主要讲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路径;中国理论,主要讲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行动指南;中国制度,主要讲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保障。

上一页 1 2下一页
[责任编辑:王卓怡]
标签: 韩庆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