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思想理论 > 社会洞察 > 正文

首都市民价值取向状况调查

心价值观是一个在社会中居统治地位、起支配作用的核心理念,反映着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是一个社会必须长期普遍遵循的基本价值准则,对社会起着规范行为、稳定秩序、提供精神动力的作用。世界上包括发达国家在内的诸多国家都非常关注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中国当然也不例外,而客观把握首都市民价值取向变化的状况,则是北京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性工作。

2013年,北京市社会科学院课题组运用了《首都市民价值观调查评价指标体系》,从政治价值观、法制价值观、公德价值观、职业价值观、生活价值观、婚育与性价值观六个维度,测量了首都市民的价值取向状况,从数据上进一步分析、掌握了首都市民价值取向的整体情况,为进一步培育首都市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路径与方法。

首都市民价值取向状况的六大特点

在政治价值观方面,首都市民普遍对政治保有较高的关注度、认同度,爱国主义观念牢固。73.6%的市民表示关注或非常关注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75.7%的市民对共产党的执政能力表示认同,78%的市民认为改革开放以来,百姓的生活有了显著的改善。在法制价值观方面,首都市民知法、学法自觉性高,依法维权意识强。40.1%的市民每天都会看法制节目,79.7%的市民认为,观看法制节目可以避免因无知而犯法,更好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在公德价值观方面,首都市民的公德意识较强,自觉维护社会公德的良好环境正在逐步形成。85.7%的市民认为,在公共汽车上对老弱病残孕乘客要主动让座,这一结果比2010年的调查数据(80.5%)提高显著。另外,88.1%的市民支持上下班高峰期间排队安检,82.7%的市民对在名胜古迹“到此一游”的乱涂乱画行为深表痛心,89.7%的市民认为应当为北京的环境保护尽一份力,87.7%的市民赞同“遵守垃圾分类是每个公民的义务”。在职业价值观方面,首都市民不断创新、乐于敬业的职业精神较强。有90.1%的市民赞同无论在什么情况下,工作都应该尽职尽责,79.5%的市民认同不断进取、有所创新的职业精神。85%的从业者认为,“个人的努力进取”、“教育程度”和“个人品德”是个人事业成功的三大主要因素。在生活价值观方面,首都市民普遍对人生持有积极态度,对幸福有理性的认识。65.3%的市民认为,人生的意义在于奉献社会,“家庭和睦”、“身体健康”、“事业成功”是影响幸福的主要因素。在婚育与性价值观方面,首都市民普遍认同个人幸福是婚姻的最终目的,向往稳定、平等的婚姻关系。78%的市民对“选择配偶是自己的事,应该自己做主”表示认同;55.6%的市民赞同结婚后不一定要有孩子,45.9%的市民对“一般而言,已婚者比独身者快乐”的说法表示赞同。可见,理性的婚恋观和家庭观正为广大市民群体所接受,并将进一步扩大其影响范围。

首都市民价值取向主要存在的四类问题

通过对首都市民价值取向的调查,我们发现,积极、乐观、向上是整体价值取向发展的趋势,但其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分为如下四类:

主流意识形态挑战严峻,集体主义观念代际差异显著。调查发现,只有54.5%的市民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是对当代中国发展影响最大的思想学说,其余近半数的市民选择了儒家思想、个人主义思想、功利主义、实用主义和宗教 ,这一比例比2010年上升了3.7个百分点。在考察“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冲突时,优先考虑集体利益”时,76.3%的50后市民表示赞同,这一数值远远高于60后、70后和80后年龄组,80后年龄组表示“不赞同”的比例最高(6.5%)。

执法效果的满意度评价不高,个别执法群体的公信力受到一定程度的质疑。调查发现,39.5%的市民认为政府政务公开水平“一般”, 42.3%的市民对公检法人员表示“信任”, 38.6%的市民对工商执法人员表示“信任”。需要注意的是,2008、2010、2012年三次大规模的调研结果均反映出上述问题的存在。

自我幸福感评价呈下降趋势,家庭、健康和事业已成为当前影响幸福的主要因素。幸福感是个体对自身存在与发展状况的一种积极的心理体验,是人们对生活的肯定评价,具有较强的主观性,但却是个体幸福度的直观反应。在考察市民“与周围人相比,您觉得自己的生活处于何种水平?”时,只有0.3%选择生活处于“上等水平”,低于2008年同类调查0.7%的数值;76.5%的人选择“中等”和“中等偏下”。由此可知,市民对个体幸福感的自我评价不高。

青年从业者和个体从业者对职业的社会贡献关注度较低,职业行为规范意识欠缺在一定年龄群体内存在。调查显示,年轻从业群体在职业选择中重视“报酬、福利的多少”和“能施展个人才华”,与中年人相比,较为忽视个人职业“对社会贡献”的大小。关于社会贡献的关注度,18-27岁年龄组的比率明显低于38-47岁、48-57岁两个年龄组对该项因素的关注比重。此外,面对“近年来,重大安全事故的根本原因是违反岗位要求”的说法,基本上呈现年龄每提高10岁,赞同率就增长5个百分点的趋势。

上一页 1 2下一页
[责任编辑:焦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