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思想理论 > 中国声音 > 新锐观点 > 正文

辽宁大学教授:现在很多人借着国学的东风出名

国学近年来在民间不断升温,国学课堂已经不局限于小孩子,各大企业员工培训中心都在课程中加入了国学元素,淑女课堂、女学教育的进修课吸引了众多学生,国学幼儿园更是受到家长追捧,国学补习班一夜间遍地开花,一场全民国学旋风正在刮起。

但是,国学教育不是回归过去、不是背诵经文,国学教育缺乏教育标准,缺乏专业人才。那么,国学应该如何弘扬?还有哪些瓶颈?中小学国学教育应该如何推广?培训中心和学校应该如何分配比重?请看本期新闻调查。

国学是五千年文明的内在精神本质

如今,学习国学已经成为社会上的一股热潮,国学课堂已经不局限于小孩子,各年龄段的人都加入了学习国学的大军,各大企业员工培训中心在课程中加入了国学元素,国学宣讲团走进了社区,淑女课堂、女学教育的进修课吸引了众多学生,国学幼儿园更是受到家长追捧,国学补习班一夜间遍地开花。

可究竟什么才是国学?辽宁大学文化传播学院教授、全国优秀社会科学普及专家毕宝魁说:“我认为国学就是五千年文明不断的内在精神本质。中国文化的核心是国学,国学的核心是四书五经,四书五经的关键人物是孔子。国学不是知识,而是一种修为、一种智慧、一种概念。 ”

沈阳市岐山路第一小学校长谷威说:“我们主张国学教育要集中于课堂,因为学生上课是最有效有力的教育方式,但是决不能局限于课堂。国学不是一两篇文章,而是受用一生的道理。比如一年前我们尝试在学校的洗手间里放洗手液,一开始很多学生都会使劲挤、使劲用,如果是在他们自己的家里可能他们不会这么做。怎么让大家不这样做,老师会教大家‘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自己不喜欢的不能给他人。那么自己在家不会做的事情,在公共场合也不应该做。简单的8个字就让很多学生改变了坏习惯。那么等这些孩子再到了车站、商场的洗手间自然也不会这样做,到了旅游景点也不会乱写乱画,因为在家里孩子们是不会这样做的。因此我认为国学教授的是行为准则。 ”

毕宝魁说:“有些人把国学理解得很肤浅甚至很庸俗。 ‘忠’和‘恕’是孔子精神的浓缩,有人认为‘忠’就是封建社会的愚忠,是臣子对于皇帝的忠诚,是三纲五常,是无条件地服从。其实孔子所说的‘忠’,是客观的意思,是要做到实事求是、不欺骗。孔子在答学生问时就讲到对于帝王可以斥却必须忠,意思是可以说反对的话,却不能欺骗。其实这也是现代社会呼吁的诚信。自汉代以后儒家思想被很多帝王用于统治人民,因此加入了很多封建统治的观念,这才让人们对于国学本身有了封建愚昧,甚至迷信的感觉。就像《易经》所阐释的是自然规律和道理,怎么就被很多人用来迷信算命了呢?还有人以为写写书法、下下围棋也是国学,我认为那不是国学而是国粹,国学是精神层面的概念,是我国最具有凝聚力的文化内涵,是从来没有间断过的。 ”

不同阶段学习不同内容的国学

国学是人人都能从中受益的,但并不是人人都需要一样内容的国学。皇姑区教育局局长郭振阳说:“国学自然是从小接触最好,而且要不间断地坚持。但国学教育却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必须有阶段性,每个阶段都应该有每个阶段的内容。我认为小学阶段主要应该以养成习惯和灌输为主。这个阶段孩子年纪小,理解力有限,那么就要以习惯的养成和书本的教育为主。 《三字经》、《弟子规》、《论语》的部分章节都很适合。到了初中阶段,就该开始强化了。这一时期的孩子正处于‘三观’的形成阶段,必须强化正能量的东西,而国学就是最好的强化内容。这时很多古文名篇都已经在课本上进行学习了,这对孩子们的成长很有好处。高中阶段‘三观’已经形成,这时候再进行基础教育就不太起作用了,这时需要帮助孩子进行人生的顶层设计,要做一个什么样的人,怎么做人,要有哪些人生底线,选择怎样的交友方式、学习方式等。而这时国学经典的魅力就显得尤为巨大。 ”

上一页 1 2下一页
[责任编辑:王卓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