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思想理论 > 中外思潮 > 正文

青年毛泽东学习马列主义的态度及启示

【摘要】文章通过简要回顾青年毛泽东学习马列主义,进而成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乃至我党的缔造者之一的成长历程,得到几点重要启示:必须非常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必须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必须务求甚解,“三复四温”。当代大学生应以青年毛泽东为典范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努力把自己锻造成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宏伟事业的栋梁之才。

【关键词】青年毛泽东    马列主义    当代大学生    学习态度    启示

【中图分类号】G411                   【文献标识码】A

毛泽东为中华民族所建立的丰功伟绩彪炳千秋、永载史册。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开拓者,是近代以来中国伟大的爱国者和民族英雄,是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是领导中国人民彻底改变自己命运和国家面貌的一代伟人。”①在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继续前进,稳步走在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光辉道路上。一代伟人虽已逝去,但思想长存、精神长存。对此,我们每一个人,尤其是青年一代必须认真学习和领会。因此本文拟谈一谈对毛泽东青年时代学习马列主义的科学态度的认识并就此和当代大学生进行探讨交流。

青年毛泽东学习马列主义的科学态度

毛泽东于1911年春18岁时走出湖南韶山,来到长沙,开始他参加新军、求学、寻求救国救民真理并最终成为马克思主义者的青年成长道路。辛亥革命爆发,激起毛泽东极大的革命激情,他投笔从戎,但随着革命以袁世凯篡夺胜利果实而告终,毛泽东决定重新开始他的求学生活。离开兵营后,毛泽东先是在湖南图书馆自学,1913年春,他考入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习,在五年的学校生活中,他忧国忧民、刻苦学习,被同学赞为“志向非凡,与众不同”,毛泽东常对同学们说,不但要会读有字之书,还要会读无字之书。从湖南一师毕业后,毛泽东如饥似渴地阅读那些宣传介绍马克思主义的书刊,“他读过的书照例都有眉批,并且勤做笔记。毛泽东始终坚持‘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②1918年,毛泽东参与发起、创办新民学会,以求志同道合者共同探求改造国家、改造社会的方法,后来还在会员中开展马克思主义学习活动。“在毛泽东的主持下,大家就当时流行的各种新思潮反复研究、比较和鉴别,以加深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认识。经过长时间的艰苦求索,毛泽东不仅找到了救国救民的真理,而且帮助一部分新民学会会员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发现了一批‘主义结合’的真同志。”③1918年8月,25岁的毛泽东第一次到北京,在北京大学图书馆工作期间他读了李大钊发表在《新青年》杂志上的《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的胜利》这两篇欢呼十月革命胜利并初步介绍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文章,受到很大震动。1919年12月,毛泽东等率驱张代表团再次进京。毛泽东在开展活动之余,尽力收集有关马克思主义和介绍俄国革命的书刊。他后来自述:“我热心地搜寻那时候能找到的为数不多的用中文写的共产主义书籍。有三本书深深地铭刻在我的心中,建立起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我一旦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对历史的正确解释之后,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就没有动摇过。”④两次北京之行,正是青年毛泽东成长道路的关键点,通过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成长为一名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1920年冬,由毛泽东负责成立了长沙共产主义小组,1921年7月,毛泽东出席中共一大。从此,作为我们党的缔造者之一的毛泽东无比坚定地投入革命的滚滚洪流,并领导中国革命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毛泽东学习马列主义的几点重要启示

通过简要回顾毛泽东青年时代学习马列主义的这段历史可以看出:青年毛泽东是以科学态度学习马列主义的典范。“正是在青年时代于求新、求变、求真、求实的思想中养成的禀赋,使他在后来的中国革命和建设行程中能不断有所创新,并成为了中国首屈一指的理论家和战略家,进而创立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⑤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九十多年来,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独立自主走自己的路,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取得革命建设改革伟大胜利,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⑥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发展必须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必须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因此,青年毛泽东的科学态度对青年一代如何学习和坚持马克思主义是一份宝贵的精神遗产,对推动青年一代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坚定共产主义信仰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和启示。

上一页 1 23下一页
[责任编辑:张蕾]
标签: 毛泽东   马列主义   启示   态度   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