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思想理论 > 中外思潮 > 正文

福山“唱衰”美国的背后,意味着什么?

52

日裔美籍学者弗朗西斯·福山(Francis Fukuyama)教授的言论和著述一直倍受关注。前段时间,福山先生发表在美国《外交》双月刊杂志(9月/10月刊)上关于“美国衰退”的文章再次引起广泛讨论。

美国经济体量相对缩小,日、欧兔死狐悲 

从经济相对规模看,美国GDP占世界总量的比重确实在不断下降。战后70年来,欧洲、日本和亚洲四小龙、新兴市场经济体这三组经济体的增长依次崛起,世界格局发生重大变化。美国经济比重呈缩小趋势:1960年美国经济占世界总量的38.5%,经过波动,下降到1995年的25.2%;此后又爬升到2002年的32.2%,达到峰值,但这是一个拐点,经济占比从此一路下滑,大约每年1个百分点,到2013年跌到谷底22.4%。“美国衰退”的说法大约也是在那个时候开始频繁见诸报章的,时间正好与10多年前的拐点大致吻合。

从上图可以看出,1995年美国经济占比陷入谷底之日,正是6个主要发达国家英、法、德、意、加、日的经济占比最高之时,他们合计超过了世界经济总量的40%,其中日本正处于战后以来的峰值,高达17.7%。但是,在此后的20年时间里,大约从1994年开始,6国经济合计占世界总量的比重大约每年下降1个百分点,总计下降了20个百分点,到2013年降至23.6%;而日本大约两年下降一个百分点,到2013年下降到6.5%,共计下降了10个百分点。但日本人心理更加失衡,因为其经济占比从1960年的3.2%开始,1970年7.1%,1980年10%,1990年14.1%,最终爬升到1994年的17.7%,成为佼佼者,但此后却逐渐下降,狠狠跌在2013年6.5%这个最低点上,成为一个巨大而标准的抛物线,显得更“惨”。

与发达国家形成巨大反差的是,中国和其他新兴市场经济体快速发展,例如,东亚和太平洋的所有发展中国家占比从10年前开始“发力”,从大约5%上升到2013年的15.2%;尤其是,中国经济增长速度惊人,独树一帜,从大约10年前的3%开始提速,到2013年提高到12.3%;更令世人瞩目的是,2010年中国GDP占世界总量比重达到9%,首次超过日本的8.5%。回顾起来,“唱衰美国”最初的声音大约也正是出现在10年前新兴经济体蓬勃成长的那个时候。

上一页 1 2下一页
[责任编辑:焦杨]
标签: 福山   政治学   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