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面深化改革新时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学好用好政治经济学,这有深刻的理论寓意和实践考量。”近日,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院长、全国经济哲学研究会会长张雄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学界应当积极探索21世纪中国版的政治经济学。
“经济匡时”“经世济民”的价值传统
《中国社会科学报》:习近平总书记所提“政治经济学”范畴的学术传统和理论依据是什么?
张雄:习近平总书记表述的“政治经济学”范畴,有着深厚的学术传统和理论根据。
政治经济学已有近400年发展历史,现代经济学鼻祖亚当·斯密曾把政治经济学定义为“政治家或立法家的一门科学”,并提出双重目标:“为人民提供充足的收入或生计”以及“给国家或社会提供充分的收入,使公务得以进行”。由此看出,政治经济学从一开始就有着追求“经济匡时”、“经世济民”的价值内涵。
马克思运用唯物史观将政治经济学传统进行彻底改造,创立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学说,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学好用好政治经济学的根本理论根据。这一理论根据至少包含四个要义:注重从社会生产关系即经济关系角度,阐述人类社会发展各个阶段支配物质资料的生产、交换以及与之相应的产品分配规律;注重从制度、历史、社会以及伦理维度,对经济现象或事件作出深度透析;运用唯物辩证法科学把握经济学范畴的矛盾规律、经济发展的平衡哲学、资本运动的内在否定规律,以及社会形态变革与经济演化创新的辩证关系等;坚持以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为核心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原理及思想。
《中国社会科学报》:我们应当用什么样的政治经济学作为全面推进改革的指导思想?
张雄:指导当前全面深化改革实践的经济学,是用西方经济学摹本,还是用具有红色理论传统和扎根中国国情的政治经济学思想体系?习近平总书记为我们作出了深刻解答,我们选择了后一种。这种政治经济学已在当下现代化转型过程中,凭着中国共产党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开拓精神,实现了具有重要意义的创新,不断彰显出对实践的穿透力。
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政治经济学是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立场和方法为根本,以中国共产党人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发展为动力,其中包括毛泽东、刘少奇、邓小平、陈云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智慧和贡献,它是一本正在探索并不断完善的21世纪中国版“政治经济学”读本。这一读本已经被我国36年改革开放实践所证明,形成了科学的基本原理和明确的价值取向,具有充分的合理性与合法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既没有背离老祖宗的根本立场,又没有固守传统的理论范式,而是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推进,其原理、方法、思想和体系在不断被检验、应用与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