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网络大国”到“网络强国”还有多远
截至2013年,我国互联网普及率已达45.8%,网民数量世界第一,已成为名副其实的“网络大国”。但从“网络大国”到“网络强国”,中国还有多远的路?
中国互联网协会副秘书长石现升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第一,在互联网核心技术层面,我们还远未能起到引领作用;第二,我国还没有出现在全球范围内有影响力的互联网平台;第三,我国的互联网基础设施还跟不上,信息化程度亟待加强;第四,我国还没有培育出成熟的互联网文化环境。”
麦天枢认为:“中国一定会成为互联网强国。因为中国十几亿人口品质的提升,是整个人类品质的提升。”
《互联网时代》第三集《能量》中的一句解说词这样说:“一个国家民族能为人类生产线提供多少全新的构想,已经在转化为全球民族国家竞争的新的疆域。高低优劣,正是强弱盛衰。”
“互联网进入中国恰逢其时,这是历史的偶然也是必然。”石强说,“在农耕文明时代领先、在工业时代落后的中国,在互联网时代能与世界几乎同步,这是因改革开放之幸。”
“互联网时代,人口数量变成了极富价值的元素,这恰好形成了中国的优势。”对“互联网强国”的蓝图,石强说:“举个例子,一个国家在本土诞生大型互联网公司的基础,中国全都具备:人口基数、人口教育程度、经济发展程度、统一的文字语言。”
但该片也敲响了警钟——成为互联网强国,这绝非技术问题。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几位主创均提及了第九集《世界》里的一句解说词:“整个中国社会都需要为中国的互联网谱写全新的软件。”
互联网是反腐武器
《互联网时代》第四集《再构》的主要内容是:互联网解构并重构着社会结构,深刻影响着各国政府的执政理念和施政方式。
互联网具有天然的“去中心化”特征。《再构》解说词描绘道:“人类社会一经诞生,就有金字塔一般由层级堆累起来的醒目中心。在互联网时代,金字塔塔顶上的那块石头,已经可以轻松地触摸它基座最深处的那一粒岩石,不论哪一个位置上的石头,都拥有了新时代的上帝之手。”
在麦天枢看来,从《再构》可引申出一个深刻课题:“如何既推动中国互联网事业的蓬勃发展,又维护社会秩序的长期稳定,这将不仅检验一代中国政治家,还将检验若干代中国政治家。我希望中国能理性、安全地迈入互联网时代。某种程度上,发展的安全比发展的快慢更重要。”
“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在互联网时代都面临着社会财富的重新分配。信息传播技术创造了绝对少数也不能被忽略的可能,每一个声音都面对着世界,每一滴水珠都等同于大海。这就要求政府必须有与之匹配的执政智慧,修补社会机制。”麦天枢说。
在当下改革进入深水区、反腐进入攻坚战的背景下,麦天枢观点鲜明:“互联网是互联网时代反腐败的最好武器。”他指出,互联网要求高度透明,不透明的既得利益群体是它的天生敌人。“一个腐败的社会不可能有持续澎湃的创造力,公正透明的社会才会鼓励年轻人走正道,努力创新、创造。”他强调,“中国必须为互联网时代的科技发展创造良性规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