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思想理论 > 中国声音 > 新锐观点 > 正文

北大校长毕业致辞:每个北大人的人生不可复制(2)

  一是希望大家坚守“砥砺德行,立己立人”的道德追求。宋代理学家杨时曾说“一德立而百善从之”,无论什么时代,砥砺德行对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都具有基础性的重要作用。只有个人的德行修养立得住,才能推己及人,影响和教化别人。“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在我们身边,就有许许多多坚守本心,德行高尚的前辈,他们的坚守让我们在时代波澜中看到了北大人默默担当的身影,感受到了北大人浓郁沉淀的家国情怀。这其中,第三届“蔡元培奖”获得者,医学部教授彭瑞骢先生便是典型代表。彭瑞骢先生生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1940年考入北京大学医学院。成长于内忧外患,社会动荡的时代,彭先生较早便开始关注社会现实,关注民生疾苦。1947年,他与方亮教授、王光超教授等人在北京公主坟附近的什坊院村办起了保健院,组织北医师生轮流为附近农民义诊。在这段实践中,彭先生目睹了农民饱受病痛之苦和贫困的折磨,坚定了为大多数人服务的理念。从医70多年,无论身处顺境还是逆境,先生都坚定不移、勇往直前。彭老曾这样寄语医学生:“‘无德不医’。学校只能教育你认识是非,但是社会太复杂了。你要是想拿学医当敲门砖去赚钱的话,那就别来学医,此路不通。”彭老甘受清贫,默默奉献,正是老一辈北大人毕生坚守的群体特质的生动写照。希望这种高尚的道德追求能够在你们身上生生不息,薪火相传。

  二是希望大家坚守“守正笃实,久久为功”的平和心态。今年3月,我在学工部举办的“教授茶座”活动中与一些同学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在座谈中,同学们最关心的问题是生涯规划。物理学院一位同学说,学物理、做科研压力很大,需要牺牲很多东西,不知道是不是应该坚持。我告诉他,北大人做什么都可以做得很出色,但要做好任何事,都需要一个基本素质——那就是忍耐。今天在这里,我还想跟大家分享哲学系汤一介先生治学的例子。作为老一辈哲学家,编纂一部能够挖掘传统文化的真精神、呈现中国儒学源流的《儒藏》,是汤先生长期以来的愿望。2002年,经过反复论证,汤先生将编纂《儒藏》的设想提交学校和教育部并得以正式立项。这一年,76岁高龄的汤先生受命成为《儒藏》工程首席专家。《儒藏》工程是一项旨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大基础性国家文化工程,也是一项迄今为止人文社科领域规模最大的国际合作工程。《儒藏》“精华编”收入中外儒家典籍650余种,约计2.6亿字;而“大全编”则收入儒家经典著作3000余种,约10亿字;此外还将编纂著录两万余部“儒家经典文献总目”。面对这项浩如烟海又繁琐庞杂的巨大工程,已是耄耋之年的汤一介先生义无反顾。他说:“在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过程中,必须有中华文化的复兴来配合。今天,我们编纂《儒藏》可以说正在实现着400多年来中国学者、也可以说是中国人民的梦想。我最大的心愿就是把《儒藏》编好,将儒家文化瑰宝系统全面地收藏,成为全世界最权威的范本,之后一百年内不会有人超过。”汤先生秉持着这样的赤忱之心,在本该颐养天年的年纪,仍然不遗余力地传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这种守正笃实,久久为功的精神,值得大家用心学习。

  三是希望大家坚守“宠辱不惊,自信自励”的人生哲学。随着人生阶段的转变,你们将迎来一个更加复杂、更加多元的世界。面对信息时代各种思潮的相互激荡,面对纷繁芜杂的社会现实,同学们可能一时会有些疑惑、彷徨和失落。这是正常的。但我希望,你们在偶尔“吐槽”之余,勇做积极的建设者,化难为易、化压力为动力、化自卑自满为自信自励,宠辱不惊,处之泰然。不久前,阿里巴巴集团董事会主席马云先生在北大演讲时说:“今天很多年轻人抱怨这不对、那不对的东西,可能正是我们可以发展的机会。与其抱怨,不如把它变成现实。”改变别人也许很难,但改变自己只需要坚持。我校国际关系学院潘维教授也讲过一段很有启迪性的话:“我们昨天的理想,决定了中国今日社会的现实。如果你们今天对现实不满,那么你们的理想就是祖国的未来。我希望这未来不是更堕落,而是更美好。”美好的未来就掌握在各位自己手中,希望大家不畏难、多历练,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努力完善自我,抵达“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的人生新境界。

同学们,时代在变,北大人“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传统不会改变,“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学风不会改变,“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胸怀不会改变,“以天下为己任”的抱负不会改变,“常为新”的奋斗精神和创新意识不会改变!这些带有“北大印记”的精神特质,应当就是我们在大变革时代永远不变的坚守。

同学们,我一直认为,北大是不可复制的,每一个北大人的人生也是不可复制的。希望大家永远不要被喧嚣、浮躁所迷惑,请勇敢地做你自己,一个更好的自己,做一个堂堂正正、独一无二的北大人。

从今天开始,我相信,无论你们走到哪里,所有的道路都有一个共同的起点,那就是北大,这里是你们永远的精神家园。无论时代如何变革,植根在我们内心深处的“燕园情”将始终超越时间与空间的界限,这是永远割不断的!

最后,我想把自己思考和酝酿已久的一句话送给在座的各位同学,“一个人的一生,要有追求,要有方向。如果你能在年轻的时候确立自己的目标,你就会节省很多时间,走更少的弯路,你离自己梦想的距离就会更近,实现的可能性就会更大。”

同学们,依依惜别,再见珍重。母校永远祝福你们!祝愿你们乘风破浪,前程万里!

谢谢大家!

上一页 1 2下一页
[责任编辑:赵光菊]
标签: 北大校长   毕业致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