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思想理论 > 社会洞察 > 正文

党员意愿表达存在知行脱节现象

一项千余名党员干部调查显示——

崔建周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保障党员主体地位,健全党员民主权利保障制度,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营造党内民主平等的同志关系、民主讨论的政治氛围、民主监督的政治环境。”这些重要论述显示了党对党员意愿表达问题的关注。为了更准确地把握当前党员领导干部表达意愿状况,笔者通过实地访谈、问卷调查等方式对山西省1000余名党员干部进行调查。

■91.4%的人认为推进党员意愿表达很有必要

84%的被调查者认为党员意愿表达非常重要,是党内民主建设的基础,71.7%的人表示有对党内事务发表意见和建议的愿望,77.8%的被调查者希望增强自己在党内发表意见和建议的权利,91.4%的人认为推进党员意愿表达很有必要。但62%的被调查者认为党员意愿表达的发展状况一般,10%的被调查者认为发展状况很差。

■表达意识增强,但认知与行为脱节

所谓认知与行为脱节,就是对党员意愿表达的理性认知与具体行为脱节,并没有表现出知与行的统一。虽然大多数调查对象认为,党员意愿表达在党内民主建设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本人也有在党内表达自身意愿的想法,却很少在党内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在回答“您对就党内事务发表意见和建议的态度”这一问题时,只有29.7%的被调查者表示“积极主动,热情很高”,61.6%的被调查者表示“党组织有要求才参加”;在回答“您是否就党内事务向党组织提过意见和建议时”,有35.9%的人回答提过,而有30%的人回答很少,有34.1%的人回答没有;在回答“在党内会议上,您对某项决定不赞同时会如何”,40%的人选择公开表达自己的不赞同,54%的人选择保持沉默,6%的人表示要随声附和。

■发展党员意愿表达面临多种制约因素

推进党员意愿表达的障碍性因素有很多,主要是缺乏有效的表达渠道。在回答“您认为影响党员表达的主要原因”时,有56.3%的被调查者选择了“缺乏有效参与渠道”这一答案,有19.3%的人选择“一些领导干部不想让党员表达”,17%的人认为“党员表达意愿不是太强”,7.4%的人认为“党员缺乏表达的能力”。当问及“您没有在党内发表意见和建议的原因”这一问题时,6.2%的被调查者选择“担心受到打击报复”,29.4%的人选择“不知道该怎么表达、向谁表达”,41%的人选择“知道说也没有用所以不说”,23.4%的人选择“由于党内很多事情都不了解。”

■意愿表达的党内渠道存在不足

从目前的党员意愿表达渠道来看,党代表大会和党内民主生活会是党员意愿表达的最主要渠道,但调查结果显示这两条渠道都存在很多不足。从党代表的情况来看,在回答“您是否了解你所在选区党代表的情况”的问题时,回答很了解的只有8%,回答“知道的”有31.7%,回答“不了解”的有40%,选择“根本不知道是谁”选项的有18.2%。代议制应该是党员意愿表达的一种主要形式,但针对这一问题的调查结果表明,党代表没有有效成为党组织与党员的桥梁,没有能有效承担起党员向党组织表达意愿的中介作用。民主生活会是党内民主的一项基本制度,是交流思想、交换意见、开展党内批评与自我批评的重要场所,也应是党员意愿表达的重要平台,但在“本人所在党组织的民主生活会评价”的问题中,选择“大家发言很踊跃”的有40%,有40.7%的人选择“听领导讲话,大家很少发言”,19.3%的人表示“大家怕得罪人,都不敢发言”。

上一页 1 2下一页
[责任编辑:常妍]
标签: 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