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思想理论 > 学术人生 > 正文

中国工程院负责人谈院士制度改革:坚定改革方向 担当历史使命(2)

第三、新章程增加了劝退的规定,当院士的个人行为违反科学道德或品行不端,严重影响院士群体和工程院声誉时,应劝其放弃院士称号。这一规定,有利于完善院士退出机制,进一步强化院士的科学道德责任,加强院士队伍建设。

改革不会一蹴而就,充分尊重、认真研究院士的意见建议

负责人:全体院士一致拥护中央关于改进完善院士制度的决定。讨论审议中,多数院士对修订案提出的相关条款原则赞成,同时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建议。改进完善院士制度,是一个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有关政策规定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明确和细化,逐步形成有中国特色的院士制度。

牢记历史使命,为创新驱动发展勇挑重担、建功立业

负责人:6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2014年国际工程科技大会,并作了题为《让工程科技造福人类、创造未来》的主旨演讲。6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会开幕会上再次发表重要讲话,深刻阐释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作用。短短几天内,总书记的两次讲话把科技创新在引领和支撑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提到了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提出了我国科技工作新任务,明确了新的方向,体现了对创新的高度重视和殷切期望。中国工程院院士们深受鼓舞,倍感振奋。大家都在认真学习,深刻领会。

实现中国的工业现代化,是中国工程院的“天命”,是每个院士肩负的神圣使命。面对当前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历史性任务,我们必须更加主动担当,投入更多的精力、心血和智慧,以实际行动落实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新华社北京6月13日电

上一页 1 2下一页
[责任编辑:常妍]
标签: 使命   方向   改革   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