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此,党中央需要更真实和完整的网络舆情。目前,向中央各部门报送舆情的机构很多,各种利益集团也都试图向中央呈送有利于自己政治议程的舆情报告,从内部影响高层。特别是一些重大敏感事件发生后,一方面,某些网管们用最快的速度封堵主观上认定的“有害信息”;另一方面,一些研究机构又依据某些利益集团的隐藏议程需要,选择性地编撰所谓“舆情报告”,向上呈送,影响高层对形势的研判。为确保党中央获得更真实和完整的网络舆情,对网络信息内容的监管和删除工作必须受到监督,应由全国人大下设网评小组或组成人民评议团,依法成立网络信息专家小组,就有关机关提出的微博网站或关键词封堵名单进行审议,并把审议结果公布在国家的相关网站上,防范一些地方政府把网管工作变成对付人民群众网上监督的“反监督武器”。
当前对各级政府最有威慑力的舆论监督来自网络,要保证网络舆论对各级政府,包括对中央政府的舆论监督作用。从长远发展看,党要全面准确地把握社会舆情,把舆情的运用变成党代表广大人民群众去监管各级政府的群众力量。如果党不去与网络里的人民群众发生直接联系,政客就会通过资本集团的资助,在网络里拓展自己的政治疆域和政治权力,而资本和媒体集团又通过政客为自己的利益寻求政治庇护。从长期看,这会给高层带来发生分裂的政治风险。
围绕网络媒体建设透明化环境
要加速网络媒体权力的透明化。今天的网络媒体拥有强大的政治权力去影响决策、影响政治结果,但网络媒体的政治权力不需要民主选举和绩效考核。媒体拥有过高的政治权力就会变得跟任何不受监督的权力一样,带来另外一种权力腐败——制造虚假新闻、媒体事件,愚弄人民,欺压无权。网络媒体领导人要政治透明化、个人信息公开化,例如,网络的首页要表明社长、董事长、总编辑等的真实姓名和联系方式以及媒体或网络大股东的姓名和信息。
与此同时,政府高层网管的权力要透明化。政府高层网管人员的个人社会关系要公开并定期更新;严禁他们参与党内和国内任何政治派系活动;严禁他们与商界、媒体发生任何个人和商业上的联系;严禁他们参加任何社会团体、群众组织或大学兼职。
同样重要的是,各类改革游说集团活动要透明化。制定公开的监管政策,确保公众监督政府决策不受国内外媒体、国内外游说团体、外国政府、华尔街财团和国际公关公司设置的改革议程左右。
(作者系清华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主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