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思想理论 > 治理创新研究 > 正文

陈里:社会管理创新的方位与内容(2)

社会管理创新涉及的内容十分丰富  

对于社会管理创新应当包括的内容,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看法,笔者把这些观点归纳为以下几种。

第一种观点认为,社会管理创新具有三个基本内容:首先,创新社会管理理念,推进有中国特色社会管理理念的现代化,社会管理理念是社会管理的精神内核和价值基础,创新社会管理必须首先建构有中国特色的现代社会管理理念,推进社会管理理念的现代化。其次,创新社会管理法制,推进中国特色的社会管理法制的现代化,创新社会管理必须完善中国特色的社会管理法律制度,必须建立健全社会管理的法律法规和社会规则体系。再次,创新社会管理体系,推进有中国特色社会管理体制机制的现代化,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关键在于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相适应的,与快速发展的信息化社会相适应的社会管理体系,建构和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管理体制机制。

第二种观点认为,社会管理创新的重点内容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首先,社会秩序管理创新,这是指政府对社会秩序管理的创新,通过创新保障社会运行有序、社会生活正常、社会和谐稳定,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其次,社会服务管理创新,是指政府提供全方位公共服务,寓管理于服务之中,着力建立并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和公共服务体系,着力解决各种民生问题。再次,社会管理体制创新,要转变社会管理模式,由行政化管理方式转变为社会化管理方式。

第三种观点认为,社会管理创新的内容是:从体制创新维度上讲,是倡导政社合作,实现多元共治,社会管理体制创新的本质,就是要妥善处理好政府与社会之间的关系,需要从国家主导包办向社会、企业、个人多元参与转变。倡导政社合作,实现多元共治,是我国社会管理的体制创新之维。从机制创新维度上看,是协调利益关系,应对社会风险,通过相应的制度安排,建立健全合理的利益表达机制与博弈环境,调整资源配置的方向,建立强势群体与弱势群体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机制,达到利益均衡,实现互利共赢,应对战略机遇期社会结构变迁所引起的社会张力,以及由此所带来的社会危机或社会风险,是新时期我国社会管理的机制创新之维。

第四种观点认为,社会管理创新关键是改变国家垄断社会管理的体制,转变为国家与社会分工负责、共同管理的新体制。新社会管理体制的建立,核心是形成以法律权利及其实现为中心的社会自治机制。如果说,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机制,必须形成国家与社会分工负责、共同管理的新社会管理格局,那么,其中的关键就在于是否能够形成一个社会管理的社会自治机制,即属于社会的事项,尽量由社会成员去自我管理。而要做到这一点,国家就要放权,政府就必须学会有所为有所不为,也就必须运用法律的方法,即通过赋予权利义务的方式,充分发挥社会成员在维护自身权利过程中的积极作用,达到社会管理的目的。

笔者认为,上述观点都有自己的合理之处,值得借鉴,当然,要真正弄清楚社会管理创新的核心内容,就应当科学地把握中央的一系列部署。

(作者系陕西省公安厅副厅长、管理学博士)

上一页 1 2下一页
[责任编辑:赵光菊]
标签: 管理创新   社会管理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