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所有制经济有效推动中国经济健康发展
葛扬
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们从“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到“混合所有制经济是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认识的进一步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对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社会的进步均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从宏观来看,混合所有制经济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推动了中国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第一,混合所有制经济摆脱了所有制单一的弊端,实行资本主体多元化,把公有和非公有优势集合起来,刺激了多层次生产力的启动和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经济,是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
第二,混合所有制经济是资产重组、资源有效配置的重要载体。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最大优势,在于实现了资本的社会化。它们在日益成熟和壮大过程中,所具有的经济实力和积累起来的组织资本,不仅有效地利用了自有资源,且通过兼并重组,输出组织资本,在更大范围内实现了资源的有效配置。
第三,混合所有制经济不仅推动经济快速增长,也为税收增加作出了巨大贡献。实践表明,股份制企业税收是各类型企业中推动我国税收收入快速增长的最重要动力。
第四,随着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发展壮大,其在提供大量就业机会、吸纳社会剩余劳动力的同时,也起到了发掘人力资源,并使之充分发挥能力的作用。混合所有制经济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中国的失业问题以及由此带来的社会矛盾。
第五,混合所有制形式可以更好地发掘人力资源,补充单纯国有经济与单纯民营、私营经济的不足,进一步解放了生产力,特别是实行了经营者和业务骨干参股的企业所有制形式,能够更有效地建立起企业激励与约束机制。它还实际地推进了产权主体的社会化转变,使更多劳动者成为中等收入群体,有利于兼顾“效率”与“公平”。
从微观来看,混合所有制经济不仅通过多元化投资、规模经营、高效的资本运作等方式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竞争能力,还推动了国有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
首先,混合所有制经济实现了规模经营,提高了企业经济效益。不同成分在不同层次上的联合组成的混合型企业,发挥了各种人财物优势,能够迅速组织高技术、高效益的新项目,从而形成规模集团。混合所有制经济由于产权明晰、权责分明,摆脱了单一公有制的束缚,有了企业经营自主权,企业活动的范围扩大了,在利益驱动下,积极性也大大提高。
其次,混合所有制经济增强了企业内部资本周转,提高了企业竞争力。不同所有制主体通过混合所有制这一组织形式结合在一起,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优势互补的经济联合体,增强了企业内部资本运作力度。对其中的公有经济成分来说,国家可以用较少财力驾驭较多资本运作,容易达到高投入、高产出、高效益。
再次,混合所有制经济聚集了民间闲散资金,提高了企业融资能力。实践证明,打破国家、集体、外资、私营、个体经济之间的鸿沟,建立社会筹资的多元化混合经济体系,是广纳资金、优势互补、资产重组、优化配置的最佳形式。它可以跨地区、跨部门吸纳社会闲散资金壮大企业实力,解决企业资金不足问题,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经济实体。
最后,混合所有制能够有效破解许多长期困扰国企发展的问题。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各有所长。通过多种所有制的共同发展,最终实现“国民共进”、“公平竞争”,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国大企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混合所有制是实现多元投资主体,形成以法人治理结构为核心的、股权多元化的现代企业的有效组织形式。实践证明,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不仅促进了国有企业向国有资本的有效转化,促进了国有资产的资本化运作,还可以塑造合格的市场经济微观主体和市场竞争主体,使国有企业在内部管理运营时能更好地与市场接轨。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经济学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