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思想理论 > 理论探索 > 正文

官德建设的重要性及主要路径

【摘要】国家机器运转的中坚力量就是官员,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基础就是官员的道德建设。作为官员道德核心的官德,其水准的高低影响和决定着国家政权的稳定、执政党执政的能力、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社会道德的方向等重要方面,因此,官德建设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官员 官德建设 重要性 路径

习近平2004年在《求是》杂志发表名为《用权讲官德 交往有原则》的文章,对官德的定义和内涵进行了概括和论述,认为所谓官德,也就是从政道德,是为官当政者从政德行的综合反映,包括思想政治和品德作风等方面的修养。官德围绕权力的使用而产生,并通过对公共权力的使用过程来体现,因此,官德的本质就是一种政治道德,是整个社会道德的核心。当前,社会矛盾凸显,社会管理亟待创新,部分官员官德缺失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面对如此复杂的社会形势,当前的官德建设充满新的挑战,官德建设的任务艰巨而又急迫。

当前官德建设的重要性

巩固国家政权,构建和谐社会。官德的好坏直接关系着国家政权的安危。官员执掌着普通人所不具备的公权力,有着不同于社会大众的身份和地位,因此,官德是一个国家整个社会道德的核心,官德建设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国家政权的稳定与整个社会和谐关系的构建。腐败问题是官德建设的关键问题,也是老百姓最痛恨的问题。受贿勒索、权钱交易、贪赃枉法,这些部分官员丧德的行为严重损害了政府的公信力、破坏了党和群众密切的关系,直接影响了党对国家政权的巩固、削弱了群众对官员整体上的信任感、阻碍了当前和谐社会的构建。只有当官员有良好的官德,不光管好自己,还能做到以德施政,善待群众,为群众的利益着想,才能赢得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党群关系才会更加和谐密切,党的执政地位才会不断巩固加强,国家政权才会更加稳固,社会才会更加和谐。历史和现实也都表明,任何一个政权的衰落,都是先从官员官德的衰败开始,而衰落的政权更是无法引领和谐社会的构建。

垂范社会道德,引领社会风气。官德的本质是一种政治道德,是官员在运用国家权力过程中体现出来的道德,是社会道德中最高层次的道德要求。因此,官德自然就成为社会道德的表率,对社会道德起着垂范的作用。为官最重要的是什么,在《左传·襄公二十四年》中早有明确精炼的表述,“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对官员而言,建功立业、著书立说很重要,但最重要的就是修养好自己的官德。古人讲“以吏为师”,“师”的具体内容就是向官吏学习道德品质。官德的“善恶”决定着整个社会道德向“善”还是向“恶”。“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论语·颜渊》),孔子曾这样比喻官德与社会风气的关系,官员的品德作风好比风,人民的品德作风好比草。风吹向哪边,草就倒向哪边。孟子说:“不仁者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当官的人无德,无异于在百姓中传播恶行。在当代社会,官德仍然是整个社会道德的风向标,引领着整个社会风气的方向。毫无疑问,这种影响力由上而下、由官及民。

在当前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社会文化多元、价值观念紊乱,官员更要不断提高自身道德修养,讲操守、重品行,以高尚模范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引领营造积极向善的社会风气,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好民众的表率,影响和提升整个社会道德。各级主要领导更要修养良好的官德,更要做好官德建设的楷模和榜样。只有提高官员的官德素养,官员才能自觉主动为人民服务,才能尽心尽力为人民服务,才能有利于公民道德建设的发展,才能对整个社会成员的道德建设起到主导作用。

树立领导权威,提高执政效能。官员的领导权威是一种使人信服的力量和威望。权威除了来自刚性的权力,权威更来自于领导者自身的人格魅力,官员良好的道德品质修养会对民众产生巨大的号召力、影响力,特别在当前社会危机频发、社会管理矛盾尖锐的社会环境下,领导权威对官员的执政效能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论语·颜渊》),为官者端正了自己的行为和态度,才能树立起自己的威信,民众才会不敢不端正。为政者首先做到严格要求自己而不是经常责备别人,靠美好的品德使别人信服,因美好的品德而产生的权威经久不衰、历久弥新。“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论语·子路》),官员如果端正自身,从事政治那还有什么困难呢?

用现代的眼光看,官员的“正”,就是要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做到清正廉洁、执政为民、公道正派、依法行政、勤奋敬业,才能在民众心中真正树立领导权威,切实提高执政效能。对官员而言,因高尚的道德所产生的权威的力量是巨大的,同时,高尚的道德还能促使官员自觉提高自身的执政能力,而且高尚的道德本身也往往能够弥补官员才能方面的不足。一个官员品行端正、道德高尚,这就是个人威信产生的重要源泉,说话办事群众就信服,就能团结人,就有凝聚力。同样,受群众拥护、有威信的官员必然具有密切联系群众、处事公正、作风民主、个人品德过硬等良好品质。

化解形象危机,赢得民众信任。官员的形象具有多重代表性,党的形象、政府形象、国家形象都要通过官员的形象来具体体现,因此,官德绝非官员个人的私事,官德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形象的优劣,直接决定着政府公信力的强弱以及民众信任度的高低。近几年,危机事件高发,官员形象高危,由官员形象危机产生的社会负面影响不断扩大,导致民众对官员极度不信任。部分问题官员的形象更是直接严重损毁了官员的整体形象。中国人民大学危机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唐钧曾针对2012年政府官员的表现,形成了《官员形象危机2012报告》,在报告中,唐钧明确指出,除“被假冒”以外,“性丑闻”、“露巨富”、“被扒光”、“被牵连”这四大危机都是官员自身所致。

从本质上看,官员的形象塑造具有特定的内质性,官员内在的品德素养是官员形象的决定性因素。官员外在形象正是内在品德素养的外在表现。因此,官员要想从根本上解决形象危机,赢得民众的信任,就必须从自身出发,不断提高自身的官德素养,从根源上杜绝形象危机爆发的可能,从本质上化解官员形象危机。党的各级官员只有为官以德,勤政、廉洁、公正,带头践行党和社会提倡的道德标准和规范,才能赢得民众的敬佩和信赖。

上一页 1 2下一页
[责任编辑:张蕾]
标签: 官德   路径   重要性   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