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思想理论 > 中国声音 > 新锐观点 > 正文

80后将晚景凄凉

对于80后而言,他们承受的压力恐怕也是所有时代中最大的,而最为突出的不是就业,不是婚恋,不是子女,而是养老——既包括对上一代人的养老,也包括自己这一代的养老。

即便财政补上,按照40%的替代率,80后活得越久,晚景恐怕就会越凄凉

最近流行一个段子,说的是1962~1972年出生是当下最幸运的一代人:躲过了三年灾害时期,有粮票就有吃有喝;避开了计划生育,有兄弟有姐妹; 错开了上山下乡,在学校里学工学农学军;上大学时公费,毕业时包分配;恋爱时看重人品,相信爱情,盛行裸婚;结婚时房子是单位分配,生娃时母乳喂养,没有毒奶粉……

相比80后者一代人,也有一个经典的段子:夫80后者,初从文,未未及义务教育之免费,不逮高等学校之分配,时值扩招,过五关、斩六将,硕博相继,数年乃成,负债十万,觅生计,十年无休,披星戴月,秉烛达旦,积蓄十万。楼市暴涨,不足购房,遂投股市,翌年缩至万余,抑郁成疾。医保曰:不符大病之条例,拒赔!乃倾其所有,入院一周病无果,因欠费被逐院门。友怜之,赊三鹿一包,冲而饮之,卒!

看到这两个段子,80后者一代人恐怕难免“男默女泪”,因为几乎每一句话都打在他们脸上,尽管段子是有些夸张和渲染的,但大底还是揭示了许多时代的落差:成长的时候,吃喝倒是有了,不过城乡差距也开始拉大,吃的已经不一样了;读书上学的机会多了,但是学费开始涨价了,而且不再包分配;恋爱结婚就更加纠结,意志是自由了,但是钱包可不自由;兄弟姐妹少了,儿孙满堂也没可能,各种有毒有害物质多了,连空气都不那么干净……

这样的对比吐槽,多数人看了还是可以一笑了之,毕竟一代人与一代人的差异,就是因为这些时空的错乱,形成了大不同的经历。虽然公允地说,看待每一代人,既要看到娇艳鲜嫩的玫瑰花瓣,也要看到它支杆上锋利的尖刺。每个时代都可能既是最好的时代,也同时是最坏的时代。

不过,对于80后而言,如果没有像前面段子中那样饮三鹿而“夭寿”,那么现在他们中三分之一的人刚刚踏入而立之年,他们承受的压力恐怕也是所有时代中最大的,而最为突出的不是就业,不是婚恋,不是子女,而是养老——既包括对上一代人的养老,也包括自己这一代的养老。或许,很多人以为,80后退休养老至少还有二三十年,何必急着打算。可问题在于,如果80后在五六十岁才开始计划养老,那就真的来不及了。

养老归根结底就是两个问题,一个是钱,攒了多少钱养老,能花多少钱养老;一个是命,养多长时间的命,养什么水准的命。

对于这两者来说,80后这一代几乎都没有什么优势,因为他们的爹娘这一辈,主要成长壮大在改革开放初期,很多人是没有机会赚大钱发大财,如果大家都如此也就算了,但是却有一少部分先富起来,他们赚取了大量财富,从而把原本相对平均的财富分配迅速打开差距,而这也是当下各种不平的因子之一。

80后工作的时候,即便是大学生也基本上从“天之骄子”变成“天之叫花子”,因为扩招之后的本科生毕业生已经比比皆是,当然,90后本科毕业的时候,也遇到了研究生比比皆是的状况。所以,大量80后的劳动者从事的都是普通工作,不会攒下太多的钱,靠自己的积蓄养老,恐怕退休之后会越活越惨。

上一页 1 2下一页
[责任编辑:赵光菊]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