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思想理论 > 学术人生 > 正文

徐桂华与改革开放同行

 【人物·大家】

作为复旦大学经济学院的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徐桂华是一个很讲究的人。年届八旬,衣着考究,满头银发梳得一丝不苟,举止得体,谈吐儒雅,风度翩翩。

徐桂华出生在江苏扬州,从小浸润在古城的书香烟雨之中的他,却偏偏选择了从军报国的道路。1950年冬,他刚满16岁,怀着一腔热血,报名参加了人民海军。在南京挹江门,原江南水师学堂,徐桂华天天憧憬着和战友们一起奔赴海防前线,奉献自己的一切。

徐桂华与改革开放同行

徐桂华

1956年,国家吹响了“向科学进军”的号角,参军前连初中都没毕业的徐桂华,竟以第一志愿考取了复旦大学经济学系。

正是有了这样非凡的经历,在复旦经济学系读书时,徐桂华就已成为一个传奇。毕业后,他留校任教,后又调到解放日报工作。在报社,目光敏锐、功底扎实的徐桂华成就了人生的第一个高峰。但是,他在反思了自己10多年的报人生涯之后,最后作出一个让人意料不到的决定:回复旦教书。而这时,徐桂华已过不惑之年,连讲师还不是。

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们初次投到徐桂华门下,对先生的学识和为人感佩不已。他对中国经济和社会的洞察力,让学生们折服,而他对经济问题的论述也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而不断深化。

在复旦大学的30年间,徐桂华见证了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历程,他抓住社会主义经济变革的重要机遇,研究社会主义的本质,探讨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的重大问题,提出了许多轰动一时且影响后世的重要理论。

历史上一些社会主义国家最后走向“剧变”和“解体”,一个共性的重大理论失误在于没有准确判定社会发展的历史方位,不顾生产力现状,急于向共产主义过渡。徐桂华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具体实践相结合,对人类历史时期、发展阶段、社会性质等重新进行梳理和划分。

早在1987年初,徐桂华就在《怎样正确估量当前社会的发展阶段》一文中提出,要将马克思主义创始人设想的社会主义与落后国家建设的社会主义相区别,在社会发展阶段问题上不仅要“退”,而且要“退够”,即从作为共产主义低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社会中退出来,退回到从资本主义到共产主义的过渡时期,退回到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中来。

这篇文章通过国家体改委,转呈中央领导同志,立即引起关注。时至今日,我们对“我们现在处在并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样的论断耳熟能详,但如果回到当时的历史背景和理论氛围看,我们不得不感佩徐桂华极大的理论勇气和深邃的思想智慧。

当时,学界对科尔内为代表的东欧学者的理论十分关注。但徐桂华却发现,由于东欧变革的失利,这些东欧学者对社会主义理论的研究逐渐走上了歧途,遑论以其学说来指导中国实践。相比之下,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实践,为中国学者更加全面深刻地研究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及其改革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平台。

上一页 1 2下一页
[责任编辑:焦杨]
标签: 改革开放   徐桂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