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思想理论 > 治理创新研究 > 正文

长沙岳麓区:打造社会治理“岳麓模式”

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辖17个街道(镇)、2个景区管理处和1个科技产业园,总面积55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82万。该区积极探索社会治理的新方式和新措施,构建并实施网格化管理、社会化服务、信息化支撑、一线法保障“四位一体”的社会治理体系,取得了明显成效,社会反响热烈。

一、主要做法

1.网格化管理。按照“街巷定界、规模适度、无缝覆盖、动态调整”的原则,将全区166个社区(村)细分为562个网格;根据社会矛盾的多少、工作任务的轻重等因素,将网格分为重点网格、次重网格、常态网格三个类别;同时,对所有社会管理对象,包括人、地、事物、组织,运用编码技术,按照地理坐标定位到单元网格地图上,建立基础数据库,通过信息平台进行管理。

2.社会化服务。以网格为管理服务单元,推行“1+4+X”的工作模式:“1”指1名网格长,由科职干部担任;“4”指网格监督员、管理员、民情员、治安员“四大员”,由街道(镇)、社区(村)干部、协管员以及户籍民警担任;“X”代表以楼栋长、志愿者、“五老”团队、居民协会组织等为主的社会力量。

3.信息化支撑。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高水平的综合性、集成性、共享性网格化社会管理服务系统,设计了群众工作、城市管理、综治安全、经济管理、社会事务五大模块。系统建立一个平台、三层管理、四级服务的管理体系,将网络连通、信息传递到街道(乡镇)和社区(村)。网格内发生的事件和问题通过网格民情员的专用工具“社管通”,实时传递到区网格化社会管理服务平台。平台通过信息收集、案卷建立、指挥派遣、处理反馈、核查结案、考核评价的六步闭环流程,实现一口受理、一网协同、限时办结。

4.一线法保障。2013年8月以来,该区创新推行“三服务”一线工作法,按照区级领导联街道(镇)、职能部门联社区(村)、科职干部联网格的原则,全区63名区级领导担任点长、片长,582名科职干部定点安排到各网格任网格长,每月28日为网格驻点日,所有联点干部均下到联点网格,服务基层组织、服务项目企业、服务人民群众。联点单位和联驻干部一定三年,职务变动职责不变。建立环环相扣的公示公告、情况收集、问题处理、反馈督查、后台支撑、考核评价六大机制,保障工作常态化、长效化。

二、特色与优势

1、该模式坚持依法治区、规范治区、阳光治区,努力以法治凝聚改革共识、规范发展行为、促进矛盾化解、保障社会和谐,实现了治理理念由“主观”向“法治”的转变。

2、采取网格化管理、“三服务”一线工作法、网络信息平台等手段和方式,做到精准定域、精准定责、精细管理,实现了治理方式由“粗放”向“精细”的转变。

3、整合部门条块资源、服务团队资源、社会组织资源,实现了治理主体由“单一”向“多元”的转变。

4、高度重视机制建设,建立健全责任包干、限时办理、公示公开、督查考核等管理服务运行机制,实现了治理机制由“应急解难”向“长效常态”的转变。

上一页 1 2下一页
[责任编辑:焦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