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思想理论 > 治理创新研究 > 正文

武汉市蔡甸区委、区政府:打造服务基层“最政府”

蔡甸区“三长”工程有效破解服务群众“最后一公路”难题

基本情况

2014年3月1日,《长江日报》、《武汉晚报》《武汉晨报》以及武汉电视台等众多武汉媒体,集体聚焦蔡甸区实施“三长”工程,有效破解服务群众“最后一公路”难题做法。武汉市委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向全市推介“蔡甸模式”。

近年来,政策落实难、基层办事难,群众意见较大,反映强烈。蔡甸区在调研中发现,基层服务网络不健全、基层干部作风不过硬,导致在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出现好政策下不来,好服务见不到的“肠梗阻”现象。从2013年开始,蔡甸区实施“三长”培育工程,通过公开民主选拔和严格管理培训,选优配齐农村村民小组长、城镇社区楼栋长和党小组长,通过基层组织毛细血管再造,打造百姓满意的“最政府”,实现服务群众零距离、无障碍和全覆盖,有效破解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难题。

主要特色和优势

蔡甸区80多家区直单位拥有党小组长1000多名;288个行政村拥有农村村民小组长2000多名;50多个城镇社区拥有楼栋3000多名,“三长”植根于群众中,每天面对面地为群众“排忧解难,成为他们的贴心人。

一是“三长”通过公开民主选拔产生,增强他们管理的权威性;二是设岗定责,确保他们履职尽责;三是注重培训,提高他们综合能力。

“三长”工程使城乡社区群众遇事有人管、办事在社区,干部转作风,群众得实惠。

主要效果(推荐理由与评析)

干部在基层,服务在基层,形象在基层,蔡甸区城乡社区管理和民生服务的创新,产生了良好社会效果。1、星光村成为武汉市唯一全国文明村;2、2013年蔡甸区荣获湖北省平安城区;3、刘菊兰、蒋扣分等一批“三长”成为湖北省和武汉市先进典型。

[责任编辑:焦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