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思想理论 > 治理创新研究 > 正文

齐齐哈尔市:把生态优先理念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

1.基本情况

(一)聚共识。多年来,市委、市政府坚持把生态建设与经济建设摆在同等重要位置,把生态发展、低碳发展、循环发展、科学发展作为“指挥棒”,实行指标一并确定一并考核,促进了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2001年以来,致力于打造中国(齐齐哈尔)绿色有机食品博览会的永久承办地,目前已连续举办了13届。加强全民环境教育,增强全民生态意识,使珍惜环境、保护生态成为全市人民的高度共识和自觉行动。

(二)强法治。加强环境立法,借助具有地方立法权的优势,制定实施了《齐齐哈尔市水资源管理条例》、《齐齐哈尔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齐齐哈尔市城市园林绿化条例》、《齐齐哈尔市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条例》等10余部地方性法规,将生态环境保护纳入法治化轨道;强化环境执法,对新上和引进污染较大的项目坚决不予审批,对高能耗、重污染的企业给予停产、整改、关闭。共取消新上项目30多项,关停污染企业20余户。

(三)重建设。开展了环境保护“三项行动”。一是保护蓝天行动,加强了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大力推广清洁能源,开辟3条城市电动公交线路,新上324台城市天然气公交车辆,淘汰“黄标车”和超标排放老旧车辆9600辆;共淘汰小锅炉48台,拆除烟囱500余座。二是保护母亲河行动,投资15亿元对中小河流域进行水污染防治,加强了饮用水源地保护,提高了生产生活污水处理能力,使嫩江成为全国保护最好的河流之一。三是保护黑土行动,实施了保护性耕作,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和结构,控制化肥农药施用,增施确保了黑土资源永续利用。实施了生态建设“四项工程”。一是城乡绿化工程。实施了三北防护林和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提升城市绿化品位,增加乡村绿量,森林覆盖率年均提高0.5个百分点。二是节能降耗工程。坚决淘汰落后产能,推进企业节能降耗,提高能源利用率,万元GDP综合能耗年均下降5%左右。三是治污减排工程。落实主要污染物减排责任,实施了排污权交易改革,强化工程减排、结构减排、管理减排等措施,实现了企业全部达标排放。四是生态示范区建设工程。现有5个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和4个省级生态示范区,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5个,省级生态乡镇19个,省级生态村174个,发挥了重要的示范带头辐射作用。

(四)促发展。注重发挥生态优势,挖掘生态价值,推动生态发展。一是建设生态农业。绿色食品原料产量每年都达600多万吨,绿色(含有机、无公害)畜禽年饲养量在700万头(只)以上,年加工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140多万吨。发展17个中国特产之乡,绿色、有机和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数量达11大系列1500多个产品。二是发展生态旅游。发挥北方城市四季分明的特点,围绕“生态旅游胜地”的城市定位和“世界大湿地,中国鹤家乡”的旅游品牌,打造各具特色的旅游产品,形成春季踏青赏花、观鹤览胜,夏季避暑漂流、民俗美食,秋季果蔬采摘、垂钓宿营,冬季滑冰冬泳、观灯赏雪的特色旅游产业。主导成立了“4+1”城际旅游联盟,入选“中国十大完美旅游线路”。现有A级以上景区27个,国家级工农业旅游示范点7个。三是发展生态养老。引进国奥集团依托扎龙良好的生态环境,建设现代生态农庄,发展侯鸟式养老产业,建设季节性侯鸟养老城。四是建设生态城市。坚持“生态优先”理念,实施规划留绿、见缝插绿、立体造绿、退楼还绿、大树进城,中心城区建成绿地公园和游园39个,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绿地率和人均公园面积分别达到45%、43.5%和11.2平方米,省级花园式小区达到20个,城市园林绿化达到了国家级标准。

上一页 1 2下一页
[责任编辑:焦杨]
标签: 齐齐哈尔市   社会发展   全过程   理念   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