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思想理论 > 治理创新研究 > 正文

广东省肇庆市公安局:“平安肇庆“公安微博(2)

2.主要特色及优势

(一)公安机关由单向的网络监督者,变成了官民共建共享格局。在公安微博普遍开通之前,对微博上不断涌现的质疑、谩骂,公安机关要不默默忍受,要不删除博文或关停微博。公安微博全面进驻后,这个问题迎刃而解:平等沟通,耐心解释,细心商量。发现工作中的差错,及时改进,从而赢得了网民的好评。

(二)创建网络问政口径库,破解了政府网络问政发展的瓶颈问题。据广东省政府网络问政的专家反映,省内问政过程中最头痛的就是反复回答群众频繁问的日常业务和值班人员知识面不宽的问题,经常为了这些问题要向各部门打电话发公函,十分繁琐,信息反馈慢,不能及时便捷解决群众关心的问题。我市平安微博创建网络问政口径库的经验为全省网络问政首开先河,很好地解决了其技术支撑难题,节约出大量时间处理问政中的其它大事。

(三)畅达民意,平等沟通,创建和谐官民关系新机制。一年365天,每天白天黑夜都有专业警官在微博上与民互动,群众的喜笑怒骂,基本都呈现出来,民警有针对性地回复,网民也看准了值班民警所负责的业务有选择性地反映问题。在沟通中建立互信。“平安肇庆”微博团队树立了这样的新理念:在网民的诅咒声中体察民情,在网民的谩骂声中关注民生,在网民的板砖声中树立公信力。

3.效果

(一)有利于提升公安机关服务效能。“平安肇庆”微博开通不久,他们就敏感地进行了自我更新:要从利用微博宣传的理念,转换到微博问政的理念,从重在形象宣传,到重在为民办事。在某些方面,还要进一步跨越到微博行政、施政的层面上来。凡是口径库中有答案的,立即进行回复,没有答案的,转给各业务部门,三天必须回复,三天办不完的,十五天必须给网民一个说法。顶住不办的,督察队进行现场督察。有这些制度保障,加上值班民警的热情和觉悟,平安肇庆微博使网民享受到了现代警务的高效率服务。

(二)有利于提升群众满意度。“平安肇庆”微博开通以前,每到行风评议或者群众满意度调查时,公安机关总是对群众的意见摸的不很准,当然也很难拿出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有了微博之后,就有了一种:“春江水暖微博人先知道”的感觉,群众对公安机关什么方面有意见,在微博上基本可以反映出来,平时就一一改进了,不用再等集中整改了。所以肇庆各级公安机关的群众满意度节节攀升。

(三)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平安肇庆”微博坚持有问有答,有答有办,不办必督。不论省内省外,事事有着落,件件有结果,为民解难,为党委政府分忧,促进了社会和谐。

4.媒体报道与获奖情况

(一)专家评价。在中央党校编辑出版的《政府如何开微博》一书中,重点推介了“平安肇庆”微博的运营模式,该书作者是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口碑研究所所长窦含章;中国传媒大学传播专业教授侯锷认为:“平安肇庆”微博团队的贡献最主要就是突破了现有体制的局限,实现了官民平等对话。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公共关系专业教授孙娟认为:“平安肇庆”微博在警察公共关系领域开了一代先河,成功找到了警民连心桥上的新纽带。

(二)媒体关注。自从2010年2月25日及当年8月10日,“平安肇庆”新浪、腾讯微博先后开通,中央、省、市各媒体一直持续不断地给予积极报道,前来肇庆采访报道的媒体有:新华社,新华每日电讯,中新社,中央电视台,中央广播电台,民主与法制,法制日报,人民公安报,中国日报,南方日报,广东电视台,羊城晚报,广州日报,南方都市报,广东广播电台等,至今年5月底,在百度中搜索“平安肇庆”微博的报道就有20多万篇。

(三)领导肯定。2011年5月5日,汪洋书记在肇庆市公安局调研时指出,公安部门一直利用微博与网民进行理性有序沟通和互动,及时反馈民生诉求,要充分肯定这一利用微博进行网络问政的重要探索。2012年初,时任公安部新闻发言人、宣传局局长伍和平指出:“平安肇庆”微博,引发了一场中国警务革命。2011年5月12日,广东省公安厅在肇庆召开公安微博工作会议,向全省推广“平安肇庆”微博经验。2013年4月9日,“平安肇庆”微博被公安部授予“优秀公安微博”。

上一页 1 2下一页
[责任编辑:焦杨]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