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思想理论 > 深度原创 > 正文

现阶段社会心态的主要特征及疏导对策(2)

社会心态的引导

调整社会心态的前提是做好基础性工作。一方面切实化解最突出的社会矛盾、解决最迫切的民生困难,另一方面控制越轨型致富、遏制腐败发展。在调整社会结构、解决群体利益矛盾,化解社会不公平的基础上,做好社会心态的引导工作:

敢于正视热点问题。群众所关心的社会热点问题涉及广大群众的利益,往往是社会改革中遇到的难点、关节点,但理论又有一定程度的滞后,原有的理论不能解释新产生的问题。社会热点问题恰恰是理论的空白点或难点,一时没有现成的或成熟的理论予以解答,所以经常是众人议论纷纷,却又无法寻找到正确的答案。对此,在宣传教育中我们不能对涉及矛盾、冲突的热点问题采取绕道走、回避的方式。从方法论上讲,由于改革开放是一条探索性的路径,没有成功经验可以借鉴,只能采取试错法“摸着石头过河”,难免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以不隐瞒、不回避的积极态度面对各种问题,以此赢得公众的广泛认同、支持和信任,这是形成健康社会心态的理论环境。

形成社会价值共识。社会心态包括社会认知、社会情绪、社会价值观和社会行为倾向。⑤其中社会价值观影响着社会认知和社会情绪,进而影响社会行为,社会价值观是社会心态的核心部分。核心价值观念的同一性是维系、整合一个社会的精神纽带。“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24个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国各个阶层、各个利益群体最大的精神公约,得到了各个阶层的认同。这种“社会共同意识”能够形成健康积极的社会心态,吸引、振奋社会成员,在人们的行动中能够产生共同的方向,一个社会就会保持相对稳定的基本活动模式与社会秩序,其结果是大幅度地降低社会转型的代价,使中国社会健康发展。

引导健康网络舆论。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成为人们获取信息、发布信息的重要渠道。也由于其匿名性、开放性、及时性等特点,网络又成为社会舆论发酵的重要阵地。针对网络信息容易极化和泛化的走向,主流网络机构需注意培养自己的意见领袖。在网络舆论发展过程中“意见领袖”的作用越来越凸显,不少网民对官方发布的信息持有怀疑、抵触的情绪,但意见领袖们的一些见解独到、视角全面的网帖却受到追捧。主流网络机构需发挥意见领袖的作用,以主流论坛的议论时评和意见领袖们积极理性的情绪来影响公众舆论,引导公众舆论由非理性的宣泄走向理性客观的思考,引导民众学会辩证思维,正确归因。

加强社会心理服务。我国目前正处在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的突发期,散布于各阶层中的不良社会情绪需要有“减压阀”和“出气口”。需在全社会建立健全一套完善的心理支持系统,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自我保健常识的普及,在工、青、妇和社会组织、基层社区要培养心理咨询的专业工作人员。针对容易产生心理问题的群体,如利益受损群体、弱势群体、边缘群体、越轨群体要加强心理服务。扶助社会组织介入社区、深入基层进行心理咨询工作。

(作者分别为南京大学社会学院教授,南京大学社会学院博士研究生;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现阶段我国社会矛盾演变趋势、特征及对策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2AZD041)

【注释】

①马广海:“论社会心态:概念辨析及其操作化”,《社会科学》,2008年第10期,第66~73页。

②朱力:《转型期中国社会问题与化解》,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第32页,第284页。

③赵鼎新:《社会与政治运动讲义》,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第81~80页。

④[美]汤森,沃马克:《中国政治》,顾速、董方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228页。

⑤杨宜音:“个体与宏观社会的心理关系:社会心态概念的界定”,《社会学研究》,2006年第4期,第117~131页。

责编/王坤娜

上一页 1 23下一页
[责任编辑:张蕾]
标签: 对策   心态   特征   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