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员和全员的关系
由于社区党建工作和社区居务工作相互包容、相互促进的关系,这就决定了做好社区党建工作光靠社区几个专职党务工作者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既要充分发挥社区专职党务人员的作用,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利用他们的聪明才智,做好社区党建的许多基础性工作,搭建一些党建工作的平台,选择一些党建工作的载体,提高社区党建工作的水平。又要调动社区全体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激发全员做好社区工作的热情,以一流的工作作风,一流的工作业绩,开创性地做好社区工作,从而推动社区党建工作达到一流的水平。不仅如此,还要充分发挥下属党支部、党小组、居民组等社区党组织和居民自治组织的作用,充分发挥社区妇女组织、民兵组织、文体组织、工会组织等群团组织的作用,充分发挥义工、财务监督员、离退休老干部老党员等人员的作用,充分发挥驻区单位党组织和党员的作用,充分发挥全体党员的作用,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利用各种资源,发挥各种优势,同心聚力,形成人人讲工作,个个抓党建的氛围,共同推动社区各项工作,共同做好社区党建工作。
那种认为做好社区党建工作,只靠几个专职社区党务工作者就够了的想法是不对的,必须坚决摒弃。要努力形成社区专职党务工作者主抓社区党建工作,社区全体工作人员以及社区各方面人员齐抓社区党建工作,全员参与社区党建工作的局面,真正提高社区党建工作的水平。一是规范经费来源渠道,保证社区党建工作运转,积极争取上级部门经费投入。支持社区党组织开展各项活动。二是建立干部保障制度,要落实好社区干部养老保险、医疗保险,适当提高他们的收入标准,帮助他们解决后顾之忧,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三是强化活动阵地建设,要在巩固现有规范化建设成果的基础上,采取措施,强化社区居民党支部的基础设施建设,努力使社区居民党支部的规范化水平再上新台阶。社区干部要从自我做起,努力提高社区党组织工作能力,带头改进工作方法,与时俱进,创造性地开展活动,努力发挥社区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建立一支组织健全、政治合格、作风优良,具有开拓精神和创新意识,能够全心全意为社区居民服务的基层党员队伍,使之成为社区各种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组织、教育党员和带领群众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领导核心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本色和特色的关系
本色是指社区党组织做好日常的党建工作,如强化组织建设、开展“三会一课”、进行民主评议党员、加强制度建设、坚持党风廉政建设、提高社区干部和党员素质等,这是社区党组织必须做好的社区党建基础性工作。特色是指社区党组织根据社区实际,利用自身的优势而产生的社区党建工作亮点,形成社区党建工作的品牌和鲜明特点。打造社区党建工作特色品牌既是加强社区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又是开展社区党建工作的有效载体。社区的日常党建工作是基础工作,是形成党建特色的必要前提,这项工作做不好就难以形成社区党建的特色,也就无法推动和影响整个社区各项工作上台阶。社区党建工作的特色品牌,是整个社区党建工作的浓缩和精华,党建特色形成了,党建品牌树立了,可以带动整个社区党建水平的提高,最终对社区各项工作产生积极的影响。
所以,社区党组织要在做好社区党建的基础性工作上下功夫,下大力气搞好社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廉政建设,提高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为社区党建工作特色的形成创造条件。同时,也要在此基础上按照“一居一特色,一居一品牌”的总体要求和思路,以关注民生为抓手,根据自身的实际,培育和构造社区党建工作的特色品牌。各个社区可以利用自身优势,发挥潜力,形成各具特色的党建工作品牌。实行民主管理,开展民主监督,打造“民主”品牌;也可以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活动,挖掘文化底蕴,营造文化氛围,打造“人文”品牌;还可以加强文明安全小区建设,开展互帮互动活动,倡导文明和谐的风尚,打造“和谐”品牌;更可以抓住一些为民服务项目,建设一些为民服务工程,打造“服务”品牌等等。社区党建工作特色形成了,品牌树起来了,党组织的影响力自然就会扩大,战斗力也会随之增强,党建工作就会达到较高的水平。
常态和动态的关系
常态是指社区党组织根据上级党组织的要求,结合社区工作的特点。运用固定的模式和方法,开展常规性的社区党建工作。动态是指社区党组织按照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对社区各项党建工作实行动态管理,提高社区党建工作的效能和水平。做不好常态的社区党建工作,要开展动态的社区党建工作是不可能的。没有动态的社区党建工作,整个社区党建工作就会死水一潭,陷入被动局面。
因此,社区党组织要全力加强对全体党员的思想教育。合理地设置基层组织,开展好“三会一课”,做好发展党员、党费收缴、党务公开、创先争优、民主评议等各项党建工作。同时,还要根据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的新特点、新要求,实现社区党建工作的动态化。
实现社区党建工作的动态化主要有:第一,党员思想教育的动态化。要及时分析和掌握党员的思想动态,有针对性地采取教育措施,不断提高党员的政治思想觉悟,增强党员的党性,保持党员思想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第二,流动党员管理的动态化。要按照党员合理流动、党内资源共享和“全国一盘棋”大党建格局的思想,动态地和流出、流入地党组织取得联系,对流动党员实行双重管理,使党员在管理上不留空白点;第三,党组织设置的动态化。要根据党员不同居住特点、不同工作性质等,科学灵活地设置党组织,有利于党组织的管理和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改变党组织设置一成不变的做法;第四,党费收缴的动态化。要根据党员收入的变化,按要求及时调整党员应缴纳的党费标准,并按照调整后的标准收缴党费;第五,党务公开的动态化。除及时更换党务公开栏内容外,对社区内一些重要的、复杂的工作,根据事情的发展变化情况,随时进行动态公开。
我国目前的社区党建工作尚处在起步阶段,为了抓好社区党建工作,当前必须要特别强化“四种意识”:一是核心意识。在社区的工作当中,我们街道党组织要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增强执政意识。二是主人意识。主人意识实际是责任意识。所有社区内的单位,不管是企业、事业、机关的党组织,都应该是社区工作的参与者,都应该在社区建设中发挥作用,增强责任感。三是共建意识。或者说是协作意识,实际上是一个大局意识。社区里面不论单位大小,行政级别高低,党组织处于什么地位,都要共同参与,相互配合,形成合力,这样才能搞好社区党建工作。四是服务意识。通过开展社区党建工作,能够把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落实到基层,密切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这样每一个基层党组织,每一名共产党员做到能够和群众打成一片,连成一片,建立起血肉的关系。
(作者为红河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研部副教授)
责编/张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