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思想理论 > 治理创新研究 > 正文

反腐倡廉重在制度建设(2)

反腐倡廉制度建设新思路

通过对三个故事的剖析,还可以结合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以及十八大三中全会对党内反腐部分的重要精神。中央对反腐倡廉有一些新的思路,要出台一些新的举措,并建言加速顶层设计,源头治理、制度反腐是大势所趋。十八大报告第一次把反腐倡廉建设放在了党的五大建设的第四位。过去的表述是: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这次十八大报告是这样表述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和制度建设。并且第一次在党代会的报告中提出了建设廉洁政治的目标,要求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由此看来,我党把反腐工作已经提高到了空前的高度。

对于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关键要抓好三点,包括制度健全、机制创新以及抓好执行和监督。从健全制度来看,就是要把党内有的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相当程度上存在不适应、不协调、不街接、不一致的,进行清理,避免给不法之徒钻制度上的空子。同时,要建立健全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政策法规,使之与我们经济社会发展的程序和步伐相一致,提高政策法规与社会进步高度统一发展,不仅着重关注敏感权利部门,也要把规范实际落实到基层。把反腐纳入法治轨道,靠立法,靠司法,靠制度来推动反腐倡廉工作,而不是通过搞运动式、风暴式反腐,出现问题了才解决处理,而是在反腐预防上下功夫,这样才能够从根本意义上来遏制住腐败易发高发的现象。从创新机制来看,必须构建决策科学、执行坚决、监督有力的权力运行体系,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廉洁政治。要形成科学有效的权力制约和协调机制,加强反腐败体制机制创新和制度保障,健全改进作风常态化制度。要把反腐倡廉工作当成长期系统的日常工作和考察手段,从而切实有效地推进到全党的反腐工作中,从上至下,由基层到权利中心,由纵向改革向横向监督各个层面全力展开,构建紧密的反腐机制网络,彻底实行反腐全面化,制度化,规范化。从做好执行和监督环节来看,它们非常的重要,同时在一些环节上也存在着难点。在制度上健全是基础,在执行上落实是关键。一是反腐倡廉关键在“常”、“长”二字。习近平强调,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艰巨的任务。二是要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习近平指出,要坚持党纪国法面前没有例外,不管涉及到谁,都要一查到底,决不姑息。三是反腐倡廉建设必须反对特权思想、特权现象。所有共产党员都不得谋求任何私利和特权。这个问题不仅是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内容,而且是涉及党和国家能不能永葆生机活力的大问题。从监督环节来看,体制内监督是基础,同时要重视依托群众监督,群众是天然的监督群体,在反腐道路上,体制内的监督时常未有效果,原因在于利益关系的牵扯,而人民群众更能从自身的经历以及所见所闻所感入手,保障群众监督体制的正常运行,完善群众监督渠道,通过网络、媒体等手段充分发挥社会力量来对反腐工作的落实进行补充和监督。

过去我们注重的是事后惩处,加大力度惩处,要查处大案要案,现在要考虑制度创新,要考虑源头预防腐败。源头预防腐败,一方面制度建设是前提,另一方面,执行和监管是保障,坚决通过法制来约束权利,真正做到把权利关在笼子里,切实把权利用在民生和社会发展上。

中国的反腐败策略正在悄然发生转移,在多年强调“思想反腐”基础上,尽快研究建立包括不能腐败的防范机制、不敢腐败的惩治机制、不需腐败的保障机制、不愿腐败的自律机制在内的完备法律体系,已经成为新时期遏制腐败蔓延的重点。唯有由“权力反腐”向“制度反腐”转轨,唯有通过“制度创新”,通过建立完善的监督纠错机制、广泛的社会监督机制、严厉的问责机制,把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这张“网”织得更密、更细,方能让中国式反腐“渐入佳境”,进一步提高党风廉政和反腐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作者分别为陕西科技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陕西科技大学思政部硕士研究生)

【注释】

①[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上册),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第342页。

②蔡鹤:“完善我国职务犯罪的刑法规制研究”,《理论与改革》,2009年第5期,第128~131页。

③李桂圣:“反腐倡廉三管齐下”,《党政论坛》,2007年第1期,第35~36页。

④王侃:“中国共产党反腐模式的发展变迁与理论研究”,《浙江社会科学》,2009年第8期,第2~8页。

责编/许国荣(实习)

上一页 1 2下一页
[责任编辑:杨玲玲]
标签: 制度建设   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