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思想理论 > 思想名人堂 > 正文

思想家在想什么(32)

——十大思想人物把脉中国思想走向

核心提示: 思想家是一个时代的宝贵财富,需要全社会的培育与呵护。当前,全面深化改革的号角已经吹响,中国正进入改革攻坚期、社会转型期、矛盾多发期,思想理论的作用更加凸显

思想小传:

张立文,1935年生,浙江温州人,著名哲学史家。1960年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毕业留校,在哲学系中国哲学史教研室任教。1984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特批为教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现任中国人民大学一级教授、哲学院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国学研究院院长、孔子研究院院长、学术委员会主席,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曾任中国人民大学和合文化研究所所长。兼任中国周易研究会副会长、国际儒学联合会顾问、国际易学联合会理事、国际退溪学会理事、日本东京大学客座研究院、中国炎黄文化研究会理事、中国文化书院导师等。

面对西方从黑格尔直到现代哲学家所发难的“中国没有哲学,只有思想”的问题,张立文的《中国哲学逻辑结构论》、《中国哲学范畴发展史(天道篇)》、《中国哲学范畴发展史(人道篇)》以及《道》、《理》、《气》、《心》、《性》等书,说明中国有不同于西方哲学的独具自己特色的哲学。这是对中国哲学的自我发现,是通过中国哲学自身的发展逻辑来讲述中国哲学的“话题本身”,这便是中国哲学“自己讲”、“讲自己”。

在50多年中国哲学、中国文化的教学研究中,张立文建构了中国哲学逻辑结构论、传统学、新人学的理论思维体系,率先建构了化解人类所共同面临的五大冲突(人与自然、社会、人际、心灵、文明)和危机(生态、社会、道德、精神、价值)的和合学哲学体系。                  

(人民论坛编辑部整理)

注:本文为《人民论坛》杂志原创文章,网络转载请为作者署名并注明“来源:《人民论坛》杂志”字样。书面转载请联系010-65363752或邮件至rmlt@rmlt.com.cn。

上一页 1... 3031323334...36下一页
[责任编辑:常妍]
标签: 思想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