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思想理论 > 理论探索 > 正文

风险社会的微观治理难点(2)

从危险到保险:风险防控

化解个人极端行为,防范社会风险,有许多防控措施和治理路径。比如:思想上要高度重视个人极端行为的危害,新闻报道上要积极引导、避免过分渲染、过度炒作,心理疏导上要以人为本、人文关怀等等。从微观治理的角度,政府和相关社会组织一定要负起责任、扮好角色,真正做到细微入手、防患于未然。

极端行为不可饶恕,但也有个别人是因为感到走投无路、绝望无助,才铤而走险。政府在防控方面,最好的对策就是:让群众有出路、有希望、有帮助,让危险转为保险。

加强对群众小事的关心力度。福柯认为,“治理就是治理事”。每件小事都处理好了,社会自然就治理好了。有学者认为,中国在治理方面存在着“宏观强、微观弱”的不足。政府在宏观决策、行政动员和整体实施等方面管理能力比较强,但在为老百姓日常生活的服务、管理细节方面意识明显偏弱。中国的行政体制习惯于对上负责,往往缺乏对下负责的意识,使一些群众在办事时被推诿、扯皮,个别群众因感到办事无望进而绝望,才采取极端行为的。因此,政府既要关心国家大事,也要关心老百姓衣食住行的群众小事,切忌动不动就以“维稳”为借口压制群众的正常利益诉求。

要高度重视贫富差距、两极分化带来的社会风险。贫富差距,可怕的不是经济上的差距,可怕的是由于社会不公而导致的整个社会阶层的断裂。中国社科院“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中的社会矛盾与社会风险”课题组的调查数据显示,在收入不同对社会矛盾和冲突的感知中,收入3000元/月以下者认为社会矛盾很严重为14.29%,3000-5000元/月为13.28%,5000-10000元/月为11.79%,10000元/月以上为12.7%。可见,大家都感到社会矛盾突出,收入低者感知更甚。共同富裕,是避免极端行为和社会风险不容回避的主题。

要重视社会改革与经济、行政、文化等改革的配套进行。我国的经济改革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社会改革却略显滞后,尤其是在经济总量年年攀升的背景下,对每个公民的社保、医保等社会公共服务水平却不平衡,一旦一些底层群众失去社保、医保的最低保障,他们将认为失去生活下去的底线和勇气,情急之下,有可能进而选择极端行为,威胁社会的安定与和谐。

要强调职权和责任。治理也是一种管理,社会治理中最重要的管理就是维护职权和恪守责任。“现代管理之父”彼得·德鲁克说:“管理是一种实践,其本质不在于‘知’而在于‘行’”。他认为管理围绕的核心就是“责任”,在他的管理著作中大谈“责任”,而无一处谈到“权力”,他认为:“权力和职权是两回事。管理当局并没有权力,而只有责任。它需要而且必须有职权来完成其责任——除此之外,决不能多要一点。”因此,德鲁克说,管理当局只有在它进行工作时才有职权,而并没有什么所谓的“权力”。在对待极端行为和社会风险时,为政者更要强调责任和职权,真正负起社会治理的责任来。

要启动“社会安全阀”。社会安全阀是美国冲突论者刘易斯·科塞提出的。他认为,每个社会都存在着一类制度或习俗,作为解决社会冲突的手段,能为社会或群体的成员提供某些正当渠道,将平时蓄积的敌对、不满情绪及个人间的怨恨予以宣泄和消除,从而在维护社会和群体的生存、维持既定的社会关系中,发挥“安全阀”一样的功能,故亦称社会安全阀制度。政府应该通过健全政治参与机制,完善信访调解制度,改变过去单一的上访诉求渠道,妥善处理群众的利益诉求,准确把握社会心态,引导群众自觉按照法律所允许的正常渠道去宣泄不满情绪,防止不满意见过度蓄积,导致社会危机爆发。

要简化群众办事的程序,切忌复杂化和多头管理。《史记》中说“夫政不简不易,民不有近;平易近民,民必归之”,也就是说,政令不能简约易行,百姓就不会亲近它;政令平和易行,亲近百姓,百姓才能归顺。

要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原则不可能涵盖一切生活实际,因此要从实际出发,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坚持原则是必须的,但要杜绝“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观念和简单粗暴的工作作风,事情不是只有“办”和“不办”两个结局,应该多寻找对策和解决方案,不能简单地以“违反原则”为由把群众拒之门外。即便一时办不了,也要加强心理疏导和解释工作,让群众心顺气顺。《淮南子》中说“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政教有经,而令行为上。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旧”,意即:治国有常规,以利民为本。政教有常道,以政令畅通为上。假如有利于百姓,不必事事遵循古法;假如能将事情办好,不必事事依照旧制。

还要大力构建“务实、理性、宽容、平和”的公民文化。公民文化是国民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民素养的精神标识,团结友善、助人为乐、和谐健康的社会文化可以避免个人极端行为的发生,并荡涤其带来的负面社会风气,构筑相互理解的价值认同。

极端行为反映了风险社会中的社会风险、矛盾社会中的社会矛盾。防控和规避,来源于真心、真诚和责任。

(作者为北京语言大学当代中国研究所所长、教授、北京工业大学博士后)

责编/徐艳红 美编/于珊

上一页 1 2下一页
[责任编辑:徐艳红]
标签: 微观   难点   风险   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