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教育实践活动定位在关切群众、维护利益上。邓小平曾指出:“领导就是服务。”为人民群众服务、解决基层的困难是各级领导机关的重要职责。只有设身处地把人民群众的实际困难解决好,真心诚意为他们解难题、办实事,人民群众才能提供不竭的创新发展的动力源泉。一是切实把基层的“负担”减下来。当前还存在个别领导机关抓基层工作不注重方法,多管齐下、政出多门,搞“文山会海”、搞名目繁多的检查评比;有的抓基层的思想不够端正,搞中看不中用的“景点工程”和“政绩工程”。这些作法不仅造成人民群众的身心疲惫,还分散了抓中心工作的精力。要解决这个问题,各级领导机关必须从转变作风入手,搞好统筹协调,实施科学指导。二是切实把群众的“困苦”解决好。领导机关对群众的“小事”上心,人民群众才能把国家的“大事”放在心上。各级要牢固树立“基层第一、基层至上”的观念,想群众之所虑,急群众之所难,办群众之所需,下大力把人民群众的后顾之忧解决好。三是切实把群众的正当需求满足好。当前,个别领导机关仍然存在着把人民群众对物质追求当作贪图享受、把人民群众对文化娱乐的追求当作追逐时尚的片面认识。作为领导机关,要坚持义利的辩证统一,正确看待群众的合法、合理的物质文化需求,努力改善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环境,给大家营造一个舒适的工作、学习、生活的家园,促进群众的健康发展。
把教育实践活动定位在真抓实干,办好实事上。务实是贯彻群众路线的落脚点,习近平强调“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党员干部贯彻群众路线,必须要坚持真抓实干,多办让群众满意的实事好事。一要搞清群众的心头事。认真查找当前群众在就医就业就学等方面最需要、最迫切解决的实际困难和问题,查找群众对当前党风廉政建设方面最不满意的问题,查找领导干部在贯彻群众路线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把群众需要解决的问题搞清楚。二要办好群众的眼前事、急迫事。搞清群众的心头事后,要从实际出发,重小事,办急事,小到一个开关一个水龙头,大到出行难、看病难等问题,有重点、有计划、有步骤地一件一件抓,切实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眼前事”,解决好群众的“当前难”,真正让群众切切实实得到更多实惠。三要办好打基础、利长远的实事好事。在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时要树立辩证思维,既要看到群众的眼前事、急迫事,又要从全局出发,坚决防止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的短期行为和不良心态,作决策、定政策时要考虑到长远利益,要多办顺民意、解民忧、得民心的实事好事,做出经得起实践和历史检验的实绩。
改进党风作风是坚持群众路线的关键点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全面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⑤。习近平指出,“作风建设要从领导干部做起”,“要反对和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大力整治学风会风文风”,“要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要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⑥。为此,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就是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不断改进党的作风。这次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明确提出了“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目标要求,就是要帮助党员干部树牢群众观点、走好群众路线。教育中,需着力抓住“三个重点”:一是扭住解决问题这个关键。习近平强调指出,要切实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党员干部作风是否清正、用权是否公正、生活是否廉正,是广大群众和人民群众关注的重点、焦点和敏感点,处理不好、把握不住、用权不公、形象不正,容易失信于民、失公于天下、失掉人格。需公正解决好“四个最”:最突出的是铺张浪费问题,我们的钱都是纳税人的钱,群众关注度高,就是要求我们严格按照标准来花销与接待,把钱用在刀刃上;最敏感的是党员干部违纪问题,特别是党政机关形象问题,对于关系领导干部风采的“名片”,要管好管住管严;最关注的是冷暖关怀问题,人民群众生活上要多关心、工作上多关注、人格上多尊重;最期盼的是用权公正问题,特别是在涉及人民群众敏感利益上,始终做到一把尺子量标准、一个台子比高低,公平公正让群众服气满意。二是抓住党性修养这个要害。党的组织是党的“神经”,党员干部是党的“细胞”,加强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锤炼,是保持党的纯洁性的重要基础工程。要不断固化开展重大主题教育、学习教育整顿和组织生活制度,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坚持不懈地加强党性修养和党性锻炼,确保始终站稳政治立场,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巩固深化“讲政治、顾大局、守纪律”、“锤炼思想作风、加强党性修养”等学习教育活动成果,引导基层党员、干部不断强化全局观念,增强宗旨意识,做党的创新理论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践行者。三是兜住治病救人这个底线。开展经常性警示教育,有利于党员干部绷紧遵守党纪法规之弦,更好地促进清正廉洁建设。要结合重大教育、组织生活、经常性谈心等,采取请专家辅导授课、观看法制警示教育录像片、参观警示教育室和召开研讨会等形式,加强违纪违规人和事的剖析和军内外腐败案件通报学习。坚决严厉惩治和打击一切腐败现象,给违法违纪违规的人和事应有的处理,能起到很好的震慑作用,促进党的纯洁性建设。要充分发挥纪律检查委员会的作用,加强纪检干部队伍建设,坚决查办违反党纪法规的人和事,依据《党章》和条令法规等进行严肃处理,决不姑息迁就。要健全及时揭露各种腐败现象机制,畅通纪检、反贪部门电话,实施网络举报、实名或匿名检举等多种渠道,形成群测群防的局面,加大从源头上防治党员干部违规违纪和腐败工作力度,采取得力措施遏制问题的发生。
不断净化领导干部灵魂。灵魂的净化,有利于党员干部启迪心智、正确用权。这次教育既是一次党性宗旨的洗礼,又是一次灵魂深处的拷问。一是用好“传统”这股力量。我党历来非常注重坚持群众路线,群众路线是党在长期革命建设改革过程中积累的富贵经验。如,苏区干部好作风、打人民战争等等,处处都闪耀着党为了人民、依靠人民、团结群众的理性光芒,教育中要采取请进来讲、走出去看的方式,让党员干部在传统精神中坚定奉公信念,在历史时空中增强党性原则,在对照先烈中知足感恩,在激荡心灵中纠偏补缺。二是用好“媒介”这个平台。开办好教育网页、创建好教育小报、撰写好教育心得、搭设好教育讲台,让每个党员干部都把思想亮一亮、心声露一露、差距对一对,在相互教育中启发自觉,共同提高。三是用好“党性”这条原则。借鉴党的先进性教育、“讲政治、顾大局、守纪律”重大教育活动方法,人人撰写党性分析材料,个个参加组织生活会,大家登台解剖思想,在对照党纪条规中查不足、找差距。要广泛开展“大讲廉政故事、大赞廉政典型、大学廉政法规”、当一名“奉公为民、务实工作、清正廉洁”好党员等活动,在对照先进中扬正气、树新风、强党性。
不断树立群众满意的形象。当前,一些党员干部宗旨观念淡薄、群众意识弱化、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作风不实、不正的问题比较突出,严重损害着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因此,贯彻群众路线,党员干部必须坚持转变作风,与群众同甘共苦,树立让群众满意的形象,真正做到“清正廉洁”。一要树立公道正派的形象。深入学习十八大精神、新《党章》等,进一步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始终保持立身不忘做人之本、为政不移公仆之心、用权不谋一己之私。二要树立克己奉公的形象。党员干部要牢记“八项规定”的内容,时刻以“八项规定”的标准和要求来规范和约束自己的言行,认真对照“八项规定”,深入排查自身在作风纪律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认真加以整改。三要树立廉洁勤政的形象。严格贯彻落实党员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带头管好自己、家人、亲朋好友和身边人。始终做到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始终做到秉公用权、廉洁自律,树立可亲、可信、可敬的良好形象,以好的党风和作风取信于民,获取广大群众的信任和尊重。
走群众路线一刻也不能忘本,思群众观点一刻也不能丢弃,受群众所托一刻都不能滞后,解群众期盼一刻都不能分心,领导干部,为人民群众,要求真务实,真抓实干,不图虚功、不务虚名、不尚虚谈、不尚虚风。一直以来,我国各族人民的团结进步都是中华民族的生命、力量、希望所在。今天,我们处在和平建设时期,虽然生死考验不多,但还面临许多严峻的考验。因此,党员干部必须不断加强自身的党性锻炼和修养,严于律己,防微杜渐,自重、自省、自警、自励,经受住公家与私家、权力与利益、金钱与美色的考验,始终一尘不染、两袖清风,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以优良作风把人民群众紧紧凝聚在一起,汇聚起实现中国梦的磅礴力量。
(作者为呼伦贝尔学院副教授)
【注释】
①⑤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新华社,2012年11月8日。
②习近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要突出抓好六个方面工作”,《人民日报》,2012年11月16日。
③⑥“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人民日报》,2012年12月5日。
④习近平:“加大从严治党、从严治军力度”,《在中央军委扩大会议上的讲话》(节选),新华社,2012年12月26日。
责编/王坤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