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从“文化是精神文明”这一层语义出发,探讨文化及其多元性以及社会主义文化的内涵,并以马克思主义为视域重点从社会主义文化的科学性、人民性、时代性及开放性四个方面阐述社会主义文化的先进性,从而加深人们对社会主义文化主导地位的认识和理解,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
【关键词】文化 社会主义文化 先进性
文化及其多元性
文化作为一个十分宽泛的概念,从不同的视阈可以有不同的界说,通常被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大文化,即人类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所创造的一切财富的总和,包括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等一切“人化”的事物。它是人和社会的存在方式。二是中文化,即人类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专指与经济、政治相对而言的观念体系,如思想、艺术、科学、哲学、道德等,相当于历史唯物主义的社会意识范畴。三是小文化,专指文学艺术之类的文化,它是中文化中的一部分。我们的文化概念就是在中文化这一层语义上表达使用的。
人类在漫长的文明进程中创造了丰富多彩、源远流长的文化。文化呈现出民族性、地域性的特征,即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文化各有自己的特点,同时又与特定的社会制度以及社会发展阶段相联系、相呼应。
从纵向来看,具有不同社会经济基础及政治制度的国家或民族,其文化的性质和形态也不同。以历史唯物主义为依据,在社会基本矛盾的推动下,人类社会由低级向高级不断发展,依次实现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五种社会形态的更替。与社会制度、社会形态相适应,社会文化也经过了原始文化、奴隶制文化、封建制文化、资本主义文化和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这些文化都是对相应的经济基础及政治制度的反映,并为其服务。
从横向来看,由于当今世界的经济、政治是多元的,社会主义社会与资本主义社会并存,社会历史文化条件复杂,在同一国家、同一民族也会有性质和形态各异的文化共处并存,呈现出多元、多样、多变的状态,这就是文化的多元性。比如,当代中国社会的文化就是多元的,既有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世界优秀文化兼收并蓄的先进文化的存在,同时又有包括资产阶级思想、封建残余意识在内的落后文化的存在。所以,不加区分地认为社会主义社会的所有文化都具有先进性是片面的、不科学的。
事实上,在不同的国家或不同的历史时期,经济、政治比较落后而文化相对发达或者经济、政治比较发达而文化相对落后的情况都时有发生。依据马克思唯物史观中的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文化与经济、政治之间发展的平衡性与不平衡性是客观存在的规律。当然,在先进的社会制度下,落后的文化的生命力是有限的,也不可能成为主流文化起指导作用。因此,不能把社会主义文化与社会主义社会的所有文化等同。社会主义社会的所有文化既包括主流的社会主义文化,又包括其他非主流文化,是社会主义社会现存文化的总汇。
社会主义文化的内涵
社会主义文化是对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以及由此所决定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反映。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社会主义文化仅指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为主体的思想体系;而广义的社会主义文化还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即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而形成的思想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脱胎于狭义的社会主义文化,是对社会主义文化的新发展,二者即一脉相承又有所区别,但在本质和目标上是一致的,即追求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和谐发展,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最终实现共产主义。
我们在此所使用的社会主义文化的概念是从广义上讲的,它即包括以马列主义思想为主体的思想体系又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众所周知,近现代中国文化是从封建社会文化,经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文化发展而来的。中华文化的接力棒已经交到了社会主义文化的手上。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无论经历了多么巨大的变化,社会主义都一以贯之地存在于中国这片土地上,经受住了历史的考验。因此,我们所说的社会主义文化,主要表现在从20世纪60、70年代到今天以及向未来发展的中国社会主义文化的连续性方面。文化是多元的,这是由社会生活具有多元性决定的。
在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就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它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的文化;它是以培养“四有”公民为目标的文化;它是服务于现代化建设和人民大众的文化;它是民族性与开放性,继承性与创造性相统一的文化。
在当代中国,从根本上来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文化。它与封建主义文化、资本主义文化有着本质区别。社会主义文化必须符合并反映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状况、政治状况及其发展要求,必须有利于改革开放,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有利于发展社会生产力;社会主义文化必须符合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意愿,必须有利于全面提高人的综合素质,有利于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价值理想的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必须符合人类文明进步的方向和潮流,必须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利于促进社会全面进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