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思想理论 > 学术人生 > 正文

以国际眼光讲好中国故事(2)

 二、向世界说明中国面临许多现实挑战

毋庸讳言,当前中国和世界的传播沟通能力和效果滞后于中国与世界关系发展的现实需要。向世界说明一个快速发展、复杂多样的中国还面临许多现实挑战。

中国的发展基于自己独特的文化传统、历史命运和基本国情。中国具有独特的文化传统。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中华民族有着独特的历史命运。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蒙受了世所罕见的屈辱和苦难,求得民族独立,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成为中华儿女最大的愿望。无数仁人志士艰辛求索,但都未能成功。民族危难之际,中国共产党走上历史舞台,领导中国人民实现民族独立并走上了现代化建设道路。中国拥有独特的基本国情。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取得了历史性进步,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但经济发展水平依然较低,经济社会文化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问题依然突出。独特的文化传统、历史命运和基本国情,加上西方社会的成见、思维定式以及现实利益竞争冲突,都提高了世界了解中国的门槛。好奇、欣赏、赞美前所未有,误读、误解甚至妖魔化中国的观点也比比皆是。

中国处于发展的转型阶段,复杂性和多面性特点突出。当今的中国处在经济深刻转型期、社会矛盾凸显期、改革艰难攻坚期和增长调速换挡期叠加的历史阶段,增加了对外说明中国的复杂性。以中国的外交政策为例,国内和国外对中国的认知出现了强烈的反差,一些国内民众觉得中国外交“软弱”,但是国际上有些人说中国外交“强硬”。在中国以“人口最多、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社会主义发展中大国”等多重身份进入世界体系,特别是“一个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改变了国际政治格局结构”的时候,世界上不同的国家和不同的利益群体自然会以不同的立场、不同的声音来认知、看待和评论中国。

国际涉华舆论复杂多变,中国需要与世界正常交流对话的话语权。目前,尽管对中国解读和认知趋于客观,但在许多情况下,国际话语体系和话语权仍被发达国家的强势舆论与语言所左右,他们总是从自己的利益和话语格局出发,力图主导涉华舆论。中国迫切需要与世界正常交流对话的话语权。同时也要认识到,尽管怀疑、妖魔化中国的舆论环境将伴随着中国的发展长期存在,但国际社会关注中国的发展前景,希望了解中国、同中国合作交流、并在合作交流中得到好处的愿望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强烈。更重要的是,中国正在发生的历史性伟大进步和取得的辉煌成就,都将成为我们同世界沟通交流,向世界呈现一个真实的中国的巨大动力和机遇。

我们向世界说明自己的能力尚未满足中国与世界相互了解的需要。深化中国与世界的相互了解,要求我们不断加强同世界沟通交流、向世界说明自己的能力,增强在国际舆论环境中的话语权。近年来,我们这方面的能力已有巨大的发展和进步,但依然难以满足需要。习近平总书记从现实与战略的高度精辟地提出,要构建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正是针对这一问题提出的解决办法。中国人希望世界清晰听到中国梦与世界共享的声音,中国梦以人为本的声音,中国人民渴望以和平、和谐的方式实现自己梦想的声音。讲好中国梦这个故事,传播工作者要更多地了解中国、了解世界。此外,随着中国人和“中国制造”更多走向全球,提高国民素质,提升“中国制造”的品质、信誉和品牌影响力,发挥好它们传播国家形象的主动性和正能量,也是必须解决的重大现实课题。

上一页 1 23下一页
[责任编辑:常妍]
标签: 国际眼光   中国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