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思想理论 > 深度原创 > 正文

习近平在正定坚持群众路线纪实(3)

核心提示: ◆总书记心中“不寻常的3年、非同一般的3年”,同样是正定干部群众一直珍藏在心中的一段难忘岁月。人们钩沉起的不仅仅是一段关于往事的记忆,他们称赞的是一种艰苦奋斗的精神,珍视的是一种水乳交融的情感,记着的是一种脚踏实地的作风。 ◆同呼吸才能心相印,总书记说: ——“一定要树立求实精神,抓实事,求实效,真刀真枪干一场。衡量一个干部的好与差,就是看他能不能办实事,能不能打开局面。” ——“我们不舒服一点、不自在一点,老百姓的舒适度就好一点、满意度就高一点,对我们的感觉就好一点。” ——“我们的宗旨就是为人民服务,

“习近平总书记这次来河北视察多次提到接地气,当年他就很少呆在县委机关,一年里大部分时间都在乡下跑,往干部群众家中跑,有时与县里的干部结伴,有时单枪匹马。”正定县退休老干部张五普回忆说:“我第一次见到近平同志是在1983年春天,那时我在西兆通公社任书记,他一个人来公社调研,骑一辆旧自行车,下自行车就和我握手。我说,‘习书记怎么你自己来了,你认得路啊?’习书记说,‘打听,我打听着就来了。’”

“当时县里最好的车是两辆212吉普,如果不是特别急的事,近平同志都坚持骑自行车,他自己说这样既省汽油,又能联系群众。”何玉告诉记者。后来近平同志自己回忆说:“那时经常骑自行车下乡,穿梭于滹沱河两岸,从滹沱河北岸到滹沱河以南的公社去。每次骑到滹沱河沙滩就骑不动了,得扛着自行车走。”

“当县委书记一定要跑遍所有的村,当地(市)委书记一定要跑遍所有的乡镇,当省委书记一定要跑遍所有的县市区。”在正定工作期间,习近平跑遍了正定的每一个村。

“干部长期脱离实际、脱离群众,感情培养不起来。”曾在黄土地插队7年的习近平,深知“放下架子,甘当小学生”的道理。习近平喜欢面对面地与群众交流。那时县委、县政府的大门是敞开的,许多老农背着粪筐就进来了。习近平经常让县委干部走上街头搞随机问卷调查,有时他还把桌子往大街上一支,自己坐在那里听取群众意见。后来,正定形成的许多文件和重大决策都跟这些调研有关。“他开座谈会喜欢听真话、听实情,不提前安排人,不提前打招呼。”何玉回忆说,近平同志进村调研,许多时候都是自己在街头一站,随机招呼遇到的村民,三三两两地把人聚齐了,再通知大队干部开座谈会。

在正定期间,习近平喜欢交朋友,特别是基层朋友、草根朋友。他希望通过与这些基层朋友碰撞思想、交换意见,打开“基层视野”,为正定发展助力、蓄力。当他听说当地干休所退休干部齐尊武酷爱古文化、古建筑研究,于是夜访齐尊武,就正定文物保护长谈到深夜;当他听说东权城村村民张新立爱好无线电,发明了一种舞台灯,就主动到张新立家,鼓励他办企业、把舞台灯推向市场。习近平与基层朋友交往不摆架子,真诚相待,结下了深厚情谊,特别是他与作家贾大山的交往在正定更传为佳话。

上一页 1 23456...11下一页
[责任编辑:常妍]
标签: 习近平   正定   纪实   路线   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