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类
1.中国需要思想市场
2.中国缺失自己的知识体系令人担忧
3.伟大的文明不应失去自我否定的勇气
4.当前我国急需开启民智
5.以包容心对待“异质思维”
6.“市场迷信”可能导致文化沙漠
7.官方文化不等于主流文化
8.风头最劲的常常是思想泡沫
9.大学不能缺了“学术之魂”
10 . 中国重回世界轴心要靠“百家争鸣”
十大争议观点
争鸣一:要不要建公民社会
正方:党政官员应鼓励支持公民社会发展
反方:社会治理谨防落入西方陷阱
争鸣二:市场经济要不要儒家思想
正方:儒家思想应淡出公域
反方:请经济学家放弃对儒家的偏见
争鸣三:乡绅思维是否利于乡村秩序重建
正方:新农村建设或可借鉴“乡绅思维”
反方:乡绅思维在当下中国是不可能之事
争鸣四:是否需要对暴戾之气保持克制
正方:对非理性保持最大克制
反方:不应给暴力合理化任何借口
争鸣五:沉没的声音是否要打捞
正方:执政者应多倾听“沉没的声音”
反方:有些“沉没的声音”无须打捞
争鸣六:文化建设该由政府主导吗
正方:文化建设必须政府主导
反方:政府更应考虑的是“放”什么
争鸣七:房价降了,履约还是“维权”
正方:以对冲机制应对“退房维权”
反方:现代契约精神要求不因市场不完善而废约
争鸣八:微博是不是好的说理形式
正方:微博不是好的说理形式
反方:微博正是好的说理形式
争鸣九:富人移民国外,对中国是好还是不好
正方:富人移民海外对中国是大好事
反方:“移民潮”带来的不仅是人财皆失
争鸣十:道德底线滑坡谁之过
正方:人们追求利益导致道德敬畏的缺乏
反方:精英层应担负最大的道德责任
前瞻观点
1.公平与可持续是未来十年的“中国追求”
2.10年后房价只会掉不会涨
3.中国未来几年将进入6%-7%的中速增长期
4.“微政治时代”来临
5.中国农村进入风险社会
6.互联网变革带来“天空法则”
7.人口结构变化将长期影响中国经济
8.适度“去行政化”是扶贫体制改革长远方向
9.中间阶层决定社会主义未来胜境
10.未来20年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内需市场
领导干部十个新观念
1.群众满意是第一标准
2.维权就是维稳
3.接通地气,才有底气
4.做大蛋糕,更要分好蛋糕
5.“绿色”GDP,低碳发展
6.善待“微博”,用好“微博”
7.把“官运”交给群众
8.信息公开是一种义务
9.文化也是一种生产力
10.当官不能太“低调”
十大微博观点
1. 微博“打拐”:有目标才有制度突破
2.“五道杠”少先队长:捧杀也是杀
3.免费午餐:用爱和善良温润自己
4.动车事故:更该免职的是官腔
5. 郭美美事件:丑闻是丑闻制造者的通行证
6. 政务微博:应当鼓励
7. 药家鑫案:任何杀人都不值得庆贺
8. 柴油荒:“被时代”下的一个必然产物
9. 校车事故:信息公开只要诚实一条就够了
10.微博实名制:不一定会减损言论自由
海外看中国十大观点
1.渲染人口红利消失背离中国现实
2.中国拐点有风险但非致命危机
3.“有计划的创造性”成就中国奇迹
4.中国必须阐述对世界的看法
5.中国最终超越美国对我们也许是件好事
6.西方学者的中国研究存在两极分化现象
7.日本对待中日关系要勇于认错
8.中国村民选举不能光靠运作良好的村民选举
9.中国不必因小悦悦而过度道德焦虑
10.中国的软实力来自于它的绝对规模
责编/刘建 美编/石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