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思想理论 > 新语新论 > 正文

危机反思、道路自信与中国梦(3)

坚定不移走中国道路

邓小平同志指出,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只能是死路一条。新自由主义的泛滥和国际金融危机的蔓延告诉我们,照搬别国的发展模式,搞新自由主义,也是死路一条。

我国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新中国成立后,由于经济基础薄弱,我国在经济建设上优先发展重工业,取得了很大成就,但也存在急于求成的问题,在所有制结构上强调“一大二公”,在经济运行机制上实行指令性计划。不可否认,计划经济时期,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为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奠定了坚实基础。但是,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越来越明显,越来越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坚持实行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步探索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在所有制结构上,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在资源配置方式上,逐步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动了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30多年的改革开放、30多年的风雨兼程、30多年的创新发展,中国创造了人类经济发展史上的奇迹,中国人走出了一条不同于西方发达国家的现代化之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实践表明,与信奉新自由主义的欧美等国不同,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强调公有制与其他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强调市场调节与政府宏观调控有机结合。这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高速增长的秘诀,也是我国在面对国际金融危机时能够快速有力应对的体制保障。正是不迷信私有化、自由化,在“华盛顿共识”大行其道时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走自己的路,我国才能依靠市场化改革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经济效率,依靠政府适时适度调控克服市场自发作用的弊端,并在效率和公平之间不断探求最优组合方式。实践表明,我国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过程中能够做到应对及时、举措有力,显然是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特征密不可分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优势日益彰显,并在13亿人民的伟大实践中不断完善和发展。

危机使人反思,实践给人启示;发展永无止境,改革不能停顿。我们必须充分认识西方新自由主义的实质与危害,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唯有如此,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执笔:权衡)

上一页 1 23下一页
[责任编辑:赵光菊]
标签: 危机反思   道路   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