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思想理论 > 独家连线 > 正文

刘太格谈城市规划:高密度城市也可以交通顺畅

“新加坡规划之父”刘太格接受南方日报专访表示,中小城市不必模仿大城市盖高楼

城市和人一样是有“身份”的

一头银发、温文儒雅,南方日报记者面前的全球城市规划界泰斗刘太格先生,显得平易近人、神采奕奕。

城镇化是中国实现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点之一,也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远在新加坡的刘太格十分关心中国的城镇化发展,对其中的一些问题也直言不讳。

刘太格说,现在许多地方政府喜欢做形象工程,但没有一个完善的体系把此类形象工程囊括在内,多数是将其摆错了位置。“不客气地讲,我觉得现在很多城市就是一座建筑的‘杂货店’。我们应该把城市布局完善,再有选择地做少数亮点的工程,而其它多数的建筑应该做成背景式的建筑”。

在刘太格眼里,交通规划不合理也是许多城市的通病。他说,现在很多城市都流行建高架桥,这并不是一个好东西,相反,高架桥过多其实是城市规划不十分科学的印证,因为没有规划好,才需要这么多的高架桥。

如何从制度上来引导,增强中小城市的吸引力?刘太格认为,在规划层面,首先应编制出主要城市群发展大纲,协调规划各个大城市及其辐射的中小城市(镇)的环境负载力、人口承载力、产业布局。相应的,公共资源不能过度支持大城市,国家和省级在资金配置、财税政策、金融信贷、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应向中小城市、城镇倾斜,提高就业能力和人口聚集力。

■人物名片

刘太格曾任新加坡建屋发展局局长(1979年-1989年),新加坡市区重建局局长与总规划师(1989年-1992年),期间完成了新加坡概念图的调整方案,被称为“新加坡规划之父”。他也是全球城市规划界的泰斗。在中国,刘太格是佛山市、珠海市、北京市、天津市、山东省等地的规划顾问,2008年北京奥运会设施规划评审委员会主席,都江堰地震灾后重建规划方案评审委员会主席。

上一页 1 2345下一页
[责任编辑:王卓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