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思想理论 > 独家连线 > 正文

张卓元、迟福林解读如何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2)

迟福林:从“基础论”到“决定论”,确实是我们对市场经济认识的重大深化。以往,我们强调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但“基础性”的表述对市场作用的界定比较模糊,尤其是对政府与市场关系的界定比较模糊。明确提出“决定论”,不仅仅是一个提法的改变,也不仅仅是基于经济理论提出的,而是从我国经济生活的突出矛盾与现实出发,强调经济生活领域要在市场主导下更好发挥政府的作用。我认为,它释放了两个重大信号:第一,坚定的市场化改革道路;第二,明确了政府职能转变的行动路线。

 记者:《决定》中提出“要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如何看待政府这只“有形的手”在改革中的作用?在这一目标取向下,政府职能改革应该遵循怎样的改革逻辑?

迟福林:理论上讲,政府“有形之手”应该在公共服务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具体到我国,政府改革的基本方向应该是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着眼于实现到2020年建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在加大向市场放权力度的同时,要调整政府职能,一是要强化政府的中长期经济战略职能、宏观调控职能和市场监管职能;二是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和制度环境;三是实现政府经济管理方式由管短期向管中长期、由管微观向管宏观、由管审批向管监管的转变。总之,通过一系列的体制机制改革,要使政府“有形之手”在应有的领域发挥有效的作用。

张卓元:政府职能转换到位,对于更好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对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具体来讲政府的职能:一是要搞好宏观经济调控,保持宏观经济稳定运行,防止大起大落,这是专属中央政府的职能;二是要加强巿场监管,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秩序,政府主要是裁判员而不是运动员;三是要做好公共服务,这方面现在做得很不到位,需要加快推进;四是完善社会治理,加强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和谐和全面进步;五是保护环境和生态。

记者:按照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要求,未来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应该遵循怎样的改革路径?

迟福林:经济体制改革未来应是以“放权”为基本思路,以行政审批为重点,全面理顺政府与市场关系,从体制机制上保障市场的“决定性作用”,积极发挥政府的“有效作用”。也就是说,第一,充分发挥市场活力,形成经济体制改革的持久动力;第二,以市场“放权”为重点深化行政审批改革;第三,以平等竞争为原则,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第四,坚定地推进垄断行业改革。

张卓元:关于未来的改革路径,可在以下三方面着手:解决政府对资源配置干预过多的问题;完善巿场体系,真正形成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解决对非公有制经济的一些歧视性规定,使非公有制经济在支撑经济增长、扩大就业等方面进一步发挥重要作用。

上一页 1 2下一页
[责任编辑:李金芳]
标签: 张卓元   迟福林   政府   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