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思想理论 > 深度原创 > 正文

自我革新与自我超越(2)

——基于350位专家和2600位党政干部的书面问卷调查分析

核心提示: 围绕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转型的必要性、必然性、紧迫性以及如何积极应对、如何超越自我等问题,人民论坛问卷调查中心面向350位专家学者和2600位党政干部进行了关于“中国共产党的转型”书面问卷调查

在“在党的转型过程中,最紧迫的问题是什么?”的调查中,“革命式思维方式、价值理念的转变”排在第一位(31.76%),其次是“方式方法的创新,路径选择的拓展”(25.88%),“执政党价值评价坐标的转换”排在第三位(22.36%),“由革命话语系统向现代政党话语体系的切实转变”排名第四(20%)。仅从此次调查数据分析,专家和党政干部认为价值理念转变成为当前我党转型最紧迫的问题。这说明价值体系式微引发的政治信仰缺失威胁着党执政的价值基础,革命党理论能否顺利过渡到以“执政为民”为主旨的执政党理论非常关键。值得注意的是,以上四个选项差异并不显著,看来专家和党政干部对转型中最紧迫性问题的看法并未达成显著共识,这也从侧面反映出目前中国思潮多元、认识多样的客观存在与倾向。

444

三、改革新举措得到大部分专家和党政干部的认同

十八大以来,党内立法法的诞生、“八项规定”的出台以及开展群众路线实践教育活动等,这些新举措是否有效?专家学者和党政干部怎么看?

超六成受调查者感受到“八项规定”落实后党风政风的变化,其中48.63%受调查者认为“有点变化”,16.13%的受调查者认为有“很大变化”。关于“当前开展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中国共产党转型的切实举措,也是中国共产党转型的难得机遇,您是否认同?”三成以上的受调查者“认同”(34.67%),也有两成的受调查者表示“非常认同”(21.33%)。

从专家学者和党政干部的整体反馈分析,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实施的新政新风卓有成效。一个政党成功与否,归根到底取决于在多大程度上代表民众的利益,克服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获得老百姓的认可和支持,是我党转型的核心与根本。但我们也注意到,党内教育活动需要适应新形势、新环境,重在上下联结、党群联结,落在实处,正所谓“一个行动比一打纲领都重要”。

四、转型不是局部微调,不是形式主义躁动

“中国共产党的转型”是大家关心关切的重大课题,受关注程度很高。在调查、约稿、采访过程中,专家们和党政干部对这一话题表现出浓厚兴趣,许多受调查者主动阐发见解。有专家在问卷调查的补充意见中写到,“中央有很强的转型和改革意识,但若不痛下决心,可能将贻误转型时机,最终亡党亡国。”也有领导干部从自身实际工作感受出发,谈到“全国共产党员的数量庞大,正如同管理这样一个疆域广阔的大国一样。如何把中央的意志灌输并且不折不扣地执行下去,需要智慧和勇气。”

调查中,一些专家学者和党政干部表达了对我们党转型的风险、困难和挑战的担忧,但正是这种积极、踊跃、理性地关注,才更加证明新形势下转型的重要性、必要性、必然性和紧迫性。政党转型,不是局部微调,不是形式主义躁动,而应该是在执政理念、执政方式、组织结构等方面进行全面、协调的战略性变化。中国共产党的转型,既是历史的必然,人民的需要,也是党完善自身必经的历程。

执笔:人民论坛记者    刘赫

上一页 1 2下一页
[责任编辑:徐艳红]
标签: 革新   中共转型   执政党   问卷调查   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