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思想理论 > 治理创新研究 > 正文

汪玉凯:建立安全有序、共同参与的互联网治理体系

众意识到政府介入并主导互联网治理的重要性。在本次大会上,各国能够就这一关乎到互联网治理的关键性话题达成某些共识,对未来建立安全有序的互联网治理架构和规则体系,十分重要。

二是在尊重各国在治理互联网主权的前提下,能否建立起各国共同参与网络治理的机制,也至关重要。按照《信息社会突尼斯议程》的规定,涉及互联网的公共政策问题的决策权属国家主权。也就是说,在互联网国内治理方面,各国可以根据自己面临的特定问题、需要和特点而自行其是。这意味着,各国完全可以依据实际情况,构建既适应互联网发展世界潮流、又符合本国国情的互网络治理体制机制。互联网治理的内容涉及诸多领域:主要包括互联网基础设施和资源管理、网络使用与安全问题、知识产权以及电子商务、技术标准、互联网发展以及互联网的信息内容管理等。其中分歧较大的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在技术标准方面。由于西方的标准制定更多地基于市场竞争,因此互联网有关标准的制定很大程度上被认为应当由技术专家、商业公司和民间机构来主导,政府不应过多干预。然而,在发展中国家,出于国家利益和安全的考虑,以及政府在标准制定工作中的主导地位,与互联网有关的技术标准也成为政府公共政策的关注重点。二是互联网重要资源的管理问题。由于历史原因,互联网地址和域名的分配,由美国政府授权,在美国注册,其他国家无问责权。因此,互联网重要资源的国际共管成为国际治理的一个核心问题。三是网络信息内容的治理问题。由于国际社会缺乏基本的共识,因此,目前没有纳入国际治理的关注范围之内。然而,在许多国家,这一问题显然是不容忽视的甚至是极其重要的。在中国,信息内容治理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问题,理所当然地纳入政府互联网治理的范围。

在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习近平在贺信中提出了共同构建“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建立“多边、民主、透明”的国际互联网治理体系的主张。按照这一思路,在保障网络安全的前提下,把互联网真正打造成一个安全、开放的平台,逐步构建起一个积极、有效、透明的国内互联网治理体系。通过“开放平台,管好内容”两条路径积极应对,实现对互联网的有效治理,回应社会的关切。

按照这一思路,在构建安全有序的世界互联网治理架构、规则体系的机制方面,有四个关键领域必须被高度重视:即网络安全、网络信息内容、互联网应用以及互联网基础设施和资源等四个关键领域,建立国际间的相关协调机制和规则体系,从而形成国际社会对互联网安全有序治理的新结构和新机制,这对于有效促进未来互联网的健康发展和造福于各国人民,防止由于在互联网发展方面长期暴露出的一些关键性问题,如黑客攻击、网络窃密、网络犯罪等在互联网上蔓延和泛滥,危害互联网的深入应用和发展,这对世界各国来说,都是只能多赢而无法失败的全球性重大议题。毫无疑问,本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为各国探索建立这样的治理机制,提供了重要的契机!

(作者系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

(来源:中国信息安全)

[责任编辑:赵光菊]
标签: 互联网   汪玉凯   互联网治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