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思想理论 > 深度原创 > 正文

【关于“一带一路”】

媒体合作促进互学互鉴、互利共赢

在“一带一路”美好愿景和积极行动的召唤下,人民日报社以“命运共同体,合作新格局”为主题,举办2015“一带一路”媒体合作论坛。希望通过论坛活动,进一步加深中外媒体交流合作,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各国政府企业深化合作、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使“一带一路”建设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人民日报社总编辑  李宝善

发挥地缘优势,将战略机遇转化为竞争优势

“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以来,得到了沿线众多国家的积极回应和广泛支持。然而,面对世界经济融合加速、区域合作方兴未艾的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如何最大程度地发挥地缘和资源优势,尽快将战略机遇转化为新一轮更高层次的竞争优势,是相关省市和企业需要全盘谋划和深入思考的重大课题。——人民日报社副社长  张建星

一带一路”建设需趋利避害

“一带一路”有机遇,是笼统地作为整体而言的,但是具体到每一个城市、每一个地区,这些机遇是不一样的。有的对你来说是机遇,对别人来说是挑战。所以,在我们非常热情地去抓住“一带一路”机遇的时候,一定要从本地区、本企业、本单位的实际出发,开展研究。按照中央的部署,扎扎实实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我们才能够真正做到趋利避害。——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隆国强

丝绸之路经济带关键是“通”

丝绸之路经济带关键是“通”,涉及五大通道建设:地下通道,像油气管道;地上的通道,像公路、铁路;水上的通道;空中的通道;还有网上的丝绸之路。丝绸之路经济带给地方带来的最重要的机遇是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特别是城市群的发展。——全国人大常委、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辜胜阻

“一带一路”打通中国与东南亚和南亚的连接

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将打通中国与东南亚和南亚的连接,这是中国外交政策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印度尼西亚政府对此反响积极,愿意和中国就这一倡议进行广泛合作。在“一带一路”框架下的合作,不仅有利于巩固和发展两国关系,也必将惠及两国人民和各行各业。——印度尼西亚安塔拉通讯社总裁  塞弗·哈迪

建设“海底丝绸之路”

隋唐时期,韩国也是海上丝绸之路的一部分,并因此留下了许多遗迹。当前,韩国也希望加强与中国的联系。中韩两国隔海相望,可通过海底隧道连接起来。除了“海上丝绸之路”,我们还要建设“海底丝绸之路”。——韩国东亚日报总编辑   黄镐泽

亚太发展新高潮可期

“一带一路”倡议将进一步把亚太地区的经济、资源和能源优势,包括“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优势充分发挥和调动起来,形成一个新的发展高潮。我们强调的是以基础设施建设为杠杆,以各个国家的资源、能源优势互补为条件,以新的产业和技术转移为支撑,来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地区的发展。——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院长  黄晓勇

不仅要“走出去”,还要“走上去”

要处理好企业“走出去”和“走上去”的关系,最核心的问题是“走上去”。我国对外投资已经排名前三位,但是从对外投资大国到对外投资强国,这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对于企业来说,首先还是要防风险,一两个项目可能就事关生死存亡,一定要小心。——国家行政学院发展战略中心副主任  杨正位

各国经济发展需“另辟蹊径”

全球范围内,复杂而充满挑战的宏观经济形势,要求各国必须打破原有模式,另辟蹊径,形成新的增长动力和新的发展方式。另辟蹊径意味着供应链重组、经济结构转变、治理体系重塑和大国关系再造。——中国日报副总编辑  高岸明 

[责任编辑:张寒]
标签: 一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