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可以说是近年来我国反腐工作的样本年,高官落马数量之多,惩治腐败力度之大,社会公众反响之烈是少有的。
从实践情况来看,2013年反腐工作呈现从工具性向价值性转变、从应急性向系统性转变、从人治性向法治性转变的发展趋势。反腐不仅仅是单纯为了反腐,而是为了建设廉洁政治,保证执政安全,为全面深化改革创造条件。反腐以问题导向,不像以前重政治宣示而轻实际意义、重政治表态而轻应用价值,而是针对政府沉疴问题,制定出台切实可行的制度规范,着力削减政府利益,破除利益固化的樊篱。比如,《当前政府信息公开重点工作安排》,要求全面公开“三公”经费;《中央和国家机关会议费管理办法》,要求公开会议的名称、主要内容、参会人数、经费开支等情况;《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对党政机关经费管理、国内差旅、因公临面时出国境、公务接待、公务用车、会议活动、办公用房、资源节约等作出全面规范;《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细化公务接待范围、审批控制、接待清单、活动场所方式、住宿用房、工作餐、使用车辆以及经费支付方式。这些制度切中了我国政府信任危机的命脉。
2013年反腐工作的最大特点是针对具体作风问题,一个时间节点一个时间节点地抓、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抓,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循序渐进。在我国特定的官僚体系中,作风问题无疑是一个固疾,我国之所以难以根除腐败,其根源就在于腐败呈现风俗化、日常化和制度化,腐败渗透进了特定的官场文化并与之结为一体,让每一个进入该官僚体系的公务员都必须按既定的明规定或潜规则行事,否则,将会被这个官僚体系所排斥,产生劣币驱逐良币的后果。
中央反腐着力点即在于纠正不正之风,肃清官场风气。代表性地如,《关于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决刹住中秋国庆期间公款送礼等不正之风的通知》,要求严禁用公款送月饼送节礼。《关于严禁公款购买印制寄送贺年卡等物品的通知》,要求严禁用公款购买、印制、邮寄、赠送贺年卡、明信片、年历等物品。《关于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严肃整治“会所中的歪风”的通知》。要求领导干部不出入私人会所、不接受和持有私人会所会员卡。《关于严禁元旦春节期间公款购买赠送烟花爆竹等年货节礼的通知》,要求严禁用公款购买赠送烟花爆竹、烟酒、花卉、食品等年货节礼。从表面上看,月饼、贺年卡、年历、烟花爆竹、烟酒等只是风俗民俗的载体,但若处理不当,很可能会异化成官员腐败的工具。解决这些问题,无疑为治理腐败提供了社会环境条件。
从中央的一贯反腐态度看,结合《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13—2017年工作规划》(简称工作规划)精神,2014年中国反腐败工作将继续保持对腐败现象的高压态势,只会增强而不会削弱。2014年反腐工作包括两项重点内容:一是作风建设,二是惩治腐败。
具体而言,不正之风是滋生腐败的温床,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是反腐的治本之策。在作风建设方面,将继续坚持三个原则:一是“一级管好一级,一级带动一级”,这是作风建设的责任要求,是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在作风建设工作领域的具体体现;二是“在坚持中深化、在深化中坚持”,这是作风建设的策略要求,是实现作风建设长效化,防止打折扣、搞变通的根本保证;三是“要把自己摆进去”,这是作风建设的行为要求,是强化制度硬约束,提高制度执行力的根本保证。为了保证作风建设取得成效,中央将着重抓政治纪律、生活纪律管理,强化纠风的惩戒力,并针对具体作风问题,发挥责任制的威力,加强监督检查力度。
坚决遏制腐败蔓延势头是全面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的重要任务。在惩治腐败方面,将继续坚持两个原则:一是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这是惩治腐败的基本策略要求,也是反腐败取得社会公众信任、形成惩治威慑力的关键;二是坚持抓早抓小,治病救人,这是惩治腐败的治本要求。据此,一方面不允许压案不报、有案不查、久拖不决,另一方面。对于苗头性、倾向性的问题,要通过教育提醒、诫勉谈话、函询或给予适当处分等方式及时处理,快办快结,防止小错酿成大错,不使小案拖成大案。
在新的一年,纪检体制改革将迈出实质性步伐,这些步伐将使纪检机关进入自1978年恢复成立以来的一次大变革。纪检体制之所以要进行改革,其原因在于纪检机关本身所面临的“反腐不能承受之重”和“反腐不能承受之轻”。反腐不能承受之重,是指纪检机关备受社会公众关注和其他职能部门的信任,承担了过多不宜承担的工作任务,参与了过多不该参与的具体事务,以致纪检主要职责受到影响,什么都管,什么都管不好。反腐不能承受之轻,是指纪检机关本身也面临着发展制约问题,独立监督受到体制性约束、制度性约束和心理性约束,难以充分开展工作,以致陷入充当“摆设”“挡箭牌”等境地。反腐不能承受之重,让纪检机关面临着职责过滥的危险;反腐不能承受之轻,让纪检机关面临着社会信任的危机。
针对于此,纪检机关将加强反腐败体制机制创新和制度保障,推动党的纪律检查工作双重领导体制具体化、程序化、制度化,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集中精力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并且,加强对同级党委特别是常委会成员的监督,更好发挥党内监督人专门机关的作用。为了实现纪检体制改革,纪检机关内部将进一步整合和调整机构,理顺工作职能,强化监督执纪能力;纪检系统内部将强化上级纪检机关对下级纪检机关的工作领导,强化办案权和人事提名权的运用;巡视监督制度将作出修订,从定期巡视变为明巡和暗访相结合;纪检机关与司法机关将形成一体化办案模式,纪检机关主抓违纪案件,司法机关主抓违法案件,各管一段,分工协作。
当然,面对高涨的反腐呼声,未来我国反腐工作也将面临着新的挑战。当前反腐之所以能取得成效,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中央高层的政治决心,摒弃反腐工具策略,把反腐作为一项政治事业;二是中央高层的权威主导,借助反腐资源和政治权力的相对集中来推进反腐工作。简单地说,既有中央示范、民众激情因素,也有基层官员畏惧丢官、行为收敛因素。在这种情况下,如何继续保持这样的反腐动力呢?如何防止人存政举、人亡政息?用纯数据方式来衡量反腐成效是难以持续的,毕竟难以一直保持反腐数据的“体面”,关键是官场风气、官僚习气、官员思想能够得到切实革新。反腐不能是一个政治工具,而应是国家治理的重要职能,任何时候、任何政府都不应该忽视之,让反腐成为一个常态,走法治腐败、民主反腐是必然的选择。
相信新的一年反腐工作会让人看到更多的惊喜,让社会公众更充满信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