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一个大国崛起,都必须处理好与现有体系的关系,中国也不例外。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到当今世界处理大国之间的关系时说,我们都应努力避免陷入“修昔底德陷阱”。
所谓“修昔底德陷阱”是指,一个崛起中的新兴强国必然对古老的霸主发起挑战,从而触发世界范围内的冲突,犹如修昔底德笔下的雅典和斯巴达。冲突的结果也会是灾难性的,两个强国都走向衰落。
16世纪以来世界上出现过四个领导者和四个挑战者。16世纪的世界领导者是葡萄牙,盟友是荷兰,挑战者是西班牙。17世纪的世界领导者是荷兰,盟友是英国,挑战者是法国。18世纪的世界领导者是英国,盟友是俄国、美国,挑战者是法国。20世纪的世界领导者是美国,挑战者是前苏联、德国和日本。世纪性的规律就是,盟友将成为下一个领导者,而挑战者必败。所以大国崛起的一个重要启示,是尽量减少与现存世界体系的正面冲突,不挑战霸权国家,以争取良好的外部环境。
那么,美国为什么要打压中国?是因为中国是世界老二吗?是意识形态的原因吗?地缘政治学已给出了答案。地缘政治学家麦金德认为:谁控制了世界岛(欧亚大陆),谁就能控制整个世界。欧亚大陆板块有两个国家非常重要,中国和俄罗斯。只要美国有霸权思想,中国和俄罗斯永远是它打击和肢解的对象。
那么,中国应该怎么做?第一,要抓住战略机遇期,而且要努力把这个战略机遇期延长。第二,不能把美国的军事打击力量吸引到我方来。中国的战略是要避开美国的锋芒,寻找它的弱项。
美国有两个不可控因素,一个是经济霸权在逐步丧失。这个趋势是历史性的和战略性的。“二战”之后,美国的GDP占全球比重的一半,现在只占五分之一。另一个是美国的联盟战略逐渐失效。对于其他国家来说,在国家安全上他们希望搭上美国的战车,在经济发展上则希望搭上中国的快车。他们知道,在一个国家没有明确遭到军事打击之前,应该始终把经济发展放在第一位。所以我们在经济领域和外交领域采取战略攻势,我们在政治、军事和意识形态方面处于战略防御态势。
在经济领域,第一,我们要与美国保持战略绑定关系。对于美国来说,阻止中国的发展不仅成本太高,而且对美国的伤害不亚于对中国的伤害。第二,利用经济生态影响政治生态。美国全球霸权的根基是经济霸权,在经济领域多极化最可能尽快结束美国霸权。
(宣讲人为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副主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