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咸宁市嘉鱼县,形如弯月依长江中游南岸,全县辖8镇82个行政村,农业人口26.5万,耕地面积46.09万亩,是一个乡村特征明显、自然景观荟萃的县域。
近几年来,嘉鱼县下辖的官桥村、净堡村、八斗角村被评为“全省绿色示范乡村”,全县获省、市级命名的新农村建设示范村达19个,占行政村总数的24%,其中官桥镇官桥村八组先后获得全国文明单位、全国绿色小康村、湖北省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等各级荣誉260余项。如此瞩目的示范地位和密集的建设成果,嘉鱼是怎样取得?经过实地调研,笔者认为根本原因在于,嘉鱼在遵循中央和省、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部署的基础上,始终将乡村治理作为一项常态化、系统性工程,坚持不懈地打造富裕乡村、美丽乡村、平安乡村、和谐乡村“四个创建”的现代化乡村治理发展规划,探索出了一种具有示范意义和传播价值的乡村治理模式。
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产业发展布局”,创建富裕乡村
“三农”发展,产业先行。“产业发展、生活殷实”的“富裕乡村”是嘉鱼乡村建设的起始点。一是优化产业布局。嘉鱼按照“区域化布局、规模化发展、产业化推进”的思路,加快建设乡村“现代农业示范区”,大力发展绿色有机蔬菜及水产养殖产业,培育和建成了亚洲最大的叉尾鮰苗种基地、大禾农业蔬菜育苗中心等一批国家级示范基地。二是实施品牌战略。加大“三品”申报力度,推行无公害蔬菜、绿色农产品、有机食品贴标上市,全县农产品“三品一标”总数达到200个,培育创新了“西流湾牌鱼圆”、“莲连莲牌冬蓉”等一批国家级金奖农产品。三是创新经营机制。大力培育农业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实行集约化种植和产业化经营,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336家,带动农户2.1万余户。陆溪口蔬菜专业合作社“农业专业合作社+农户+基地+服务型公司”的现代农业模式,有力推动了农业提效,农民增收;官桥镇官桥村八组从资源、劳动力等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推进高科技产业集群式发展,探索走出了一条现代农业、现代工业、高等教育、生态旅游、矿产资源多业并举、多元化发展的新路子,是农业转型的成功案例。
晨曦中的官桥村八组
“守住青山绿水,保护生态环境”,创建美丽乡村
建设“望得见山,看得见水”的“美丽乡村”,是嘉鱼按照制宜性、全域化的原则,充分利用生态资源和绿色禀赋打出的先手棋。一是编制高标准《新农村建设示范区发展规划》,实现新农村建设规划与村庄布局规划、土地综合整治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四规合一”,确保农民建房“先规划、再施工”,农村产业布局与区域实际相协调。现在的四邑新村房屋整齐划一,兴建过程中尽量考虑原地重建,不搞大拆大建。村民不仅房前栽花种草,房后还开辟了菜地,既美化了环境,又便利了生活。二是大力抓好生态建设。以“一村四边”、“三镇三网”为抓手,着重建设村庄风景林和农田防护林,保障一个个绿色示范乡村陆续建成,一条条沟渠道路林树环绕。三是村村保洁。因地制宜,对距离县城较近的乡村采用“户集中、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模式,实现城乡环卫一体化;对交通不便、偏远的散居村庄采取“户集中、村收集、村卫生填埋”处理模式。促进全县2.53万立方米垃圾及时清理,村容整洁扮靓美丽乡村。四是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充分发挥区域生态资源优势,按照“一村一品”发展思路,以点带面突破性发展乡村旅游。随着绿嘉源生态农林公司、裕华农庄、快乐草莓园等企业的崛起,嘉鱼越来越成为一个集采摘、休闲、观光于一体的乡村旅游圣地。
老百姓家门口的花园式菜园子
打造“嘉鱼稳控”品牌,创建平安乡村
平安是人民幸福安康的基本要求,是改革发展的基本前提,也是乡村治理机制中的重要结构。嘉鱼就此提出建设“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平安乡村”是顺应民意的必然趋势。近年来,嘉鱼坚持做好管、控、防三篇文章,同步实施。一是创新网格化管理。嘉鱼按照街巷定界、规模适度、无缝覆盖等原则和“一组一格”标准,将全县82个行政村划分为587个网格,同时还全面推行社会治理云平台及农村网格信息两大系统,实现社会管理扁平化,夯实“平安乡村”基础。二是调节矛盾促稳控。建立了县、镇、村、组四级矛盾纠纷调处组织和县级领导接待日制、首问负责制等制度,打造了“嘉鱼稳控”品牌。三是打防并举促稳定。通过推进视频监控系统全覆盖、建立十户联防报警呼救平台、开展“百日会战”专项整治活动,维护治安稳定,社会治安满意度稳步提升。实现了农村社会治安持续稳定。
加强基层民主法治建设,创建和谐乡村
和谐稳定是永恒的话题,也是乡村治理的主要目标。嘉鱼着力建设“民主平等、文明祥和”的“和谐乡村”,是抓基础、促民生、惠民生的核心举措。一是建好基层堡垒。调研组发现,嘉鱼县当前村级党组织书记、主任“一肩挑”比例高达97.5%,在陆溪镇书记、主任一肩挑比例甚至达到100%,其中,藕塘村支部委员张木发当选为全国优秀基层调解员,藕塘村支部书记王芳当选为湖北省“三八”红旗手,邱家湾村书记杜先发当选为全省优秀党务工作者。先进基层管理经验的传播,进一步展现和丰富了嘉鱼乡村治理新貌。二是强化村民自治。成立村民自治工作协调小组,大力实行“点题公开”、“四议二公示”、“钱账双代管”等工作方法,不断强化村务公开、科学决策、财务管理等工作,进一步保障村民的知情权、决策权和监督权;完善村民自治机制,切实维护农民的民主权利。三是办好民生实事。率先在全市落实了高龄老人生活补贴,居民养老保险实现全覆盖;率先在全省实现村级“农家书屋”全覆盖,以藕塘村金泉农民艺术团为代表的文化民间团体,以“嘉鱼最美人物”评选、“嘉鱼好声音”为代表的一系列文化活动,极大丰富了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四个创建”涵盖经济、生态、社会、民生等诸多方面,协调发展、良性互动,有力推动了嘉鱼农村建设多头并进、乡村治理无短板的良好发展态势。乡村治理的好坏体现了政府对农村社会的动员和管理能力,关系到农村社会的发展、繁荣和稳定。而嘉鱼县委县政府在乡村治理中积极发挥能动作用,坚持四个创建同步开展、一个蓝图贯彻到底,由此保障了发展的可持续性。嘉鱼“四个创建”治理经验在湖北省,乃至全国都具普适性,尤其对当前正处于乡村治理探索中的县域和乡村,在很多方面都值得复制和借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