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贯中 著名美籍华裔经济学家、美国三一学院经济系终身教授
首先,我非常感谢大会组织者邀请我出席本次会议。感谢各位的精彩发言,使我学到很多东西。我要讲的内容,有一个很长的题目,叫集聚效应和亲情孝道双管齐下。
亲情和孝道即使在美国也是很重要的。在美国,只有最穷的和最富的人似乎不用担心失能后的生活。富人有的是钱,不但可以雇保姆,甚至可以雇人开车为自己购物。至於完全没钱的人,就索性由政府包起来,每天让义工来帮你作各种杂事。但处于中间状态的所谓中产阶级像我这样的人,有些钱,但钱又不多的人,尽管沒有失能之前,靠每月固定的社会保障支票,和自己的长期积累的退休金,生活没有问题,但一如果失能后,只要银行帐户上还有钱,还有自已的房产,政府是不会派义工来服伺你的。你要用自己的钱雇人照料自己,或者提前购买长期照料保险(long term care insurance),以便万一失能后,能得到一定的照料。尽管这样,以美国现在的税收,社保,医保,和现有法定退休年龄,从长远看在财政上也是不可持续的。依靠亲人,主要是夫妇之间的相互照顾,加上子女的关爱和关键时刻的出力、出主意,仍是大部分美国家庭的主要养老模式,真正进养老院的,仍是少数。
刚才日本的梶光先生也指出,尽管日本人均收入高出中国许多,收入分配又非常平均,但由于政府承担了养老保障支出的巨大负担,财政上不堪承受。但日本要改革现有养老制度或税收政策,面临层层阻力。由此看,在目前中国的人均收入水平上,要政府将每个人的养老需求完全包下来, 是很不现实的。对中国来说,我同意牛先生的话,首先要研究如何把市场养老的潜力发挥穷尽,包括我下面要讲的亲情和孝道。当然政府也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主要指全国性的低保和最起码的医保,以及对少部分特殊困难人群给予保底性的照顾。
关于土地制度的市场化改革方向,我同意党教授提倡的改革理念,应该大胆改革一切阻碍要素配置市场化的障碍。这方面古人的智慧值得借鉴。养老问题并不是今天才突然发生,而是自古以来就存在。古代中国是怎样化解这种问题的呢?第一、是讲孝道;第二、提供对奉行孝道的物质激励,也就是实行土地私有。子女尽孝的,才能得到父母的土地。所以,老人对土地的支配权提供了尽孝的物质基础。我觉得孝道和适当的土地所有权的结合在今天中国农村也应该考虑。
接下来,我还要讲一个问题,即在二元结构下,谁将承担中国未富先老的主要后果。我把中国分成四大块,东部的农村,东部的城市,中西部的城市,中西部的农村,分成这四大块。东部无论是农村还是城市,都是人口的净流入地。东部城市就不用说了,东部的农村其实也是人口的净流入地,因为当地的很多农民已经进入城市,将自己的土地转包给来自中西部的农民。再看中西部的城市和农村。中西部城镇的人均收入毕竟比中西部的农民收人高,因此也能够得到至少是来自本地区农村青壮年的服务。
那么,中西部老龄人口谁来为他们服务呢?答案是很令人伤心的。第一,他的收入是最低的,第二,眼看自己子女追求较高的收入,到万水千山之外,他们也不想变成自己子女的负担。他们留守在老家,孤单无援,生活不能自理,我觉得这个現象非常值得关注。
针对中西部的老人谁来照顾的问题,我想呼吁中西部的二元结构应该首先得到改革。应该把中西部地区的土地的权利,包括所有权,优先还给中西部的农村人口。现在农村里面留不住青壮年,因为这些青壮年不能顺利地通过土地交易扩大自己的土地经营规模,获得一份全国的平均收入,所以农村无法挽留他们。我们知道,现在城乡收入比是3比1还多,名列世界前茅。实际上,如果扣去东部农村人口,中西部的农村人口平均收入跟全国城镇人口的年均收入比,差距可能还要大,这个高可能高达5比1,甚至更高。
中国人口的老龄化确实使中国面临很大的问题,而这种困难又因为城乡二元结构的顽固存在而大大加重。例如,尽管发达国家农村人口不多,但能使一批青壮年留下务农,因为他们可以通过竞争而胜出,扩大经营规模。规模大了以后照样可以得到平均收入。所以说,中国的中西部留不下青壮年农民,是土地制度的问题。这种制度又使中西部农村老年人得不到养老服务。如果他们的子女能够象发达国家一样得到全国的平均收入,就会留下务农,以后就可以赡养自己的父亲。如果青壮年留在农村,他们的子女也就会留在农村,因而可以减少农村的留守儿童。
至於其他人口,特别是农村的老弱病残应该在自愿的原则下移向城市,因为养老和扶贫都有规模报酬递增的问题,因为城市集中了最好的医院,最好的服设施。这些老的,残的,弱的,在这种环境就比较容易生活,也比较容易找工作。如果让这些人口分布在广大农村,不但工种比较单调,不易使他们找到胜任愉快的工作,就是要向他们提供服务也涉及巨大的成本。发达国家通过城市化,将老弱残的大部分集中到了城镇。例如,美国的城市化率在百分之八十几,比较穷的人要不在集中到城市的中心,要不集中到郊区,他们都是很容易得到各类养老服务的,通过分享城市巨大的基础设施,大大減少了养老和扶贫的成本。所以,我想呼吁一下,加快撒除以现行土地制度和户口制度为代表的城乡二元结构,特别是在中西部。我就讲到这,谢谢各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