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思想理论 > 理论探索 > 正文

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社会共识构建的路径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目标。国家治理现代化必须广泛凝聚社会共识,使多方力量共同献计献策,贡献力量。社会共识为国家治理现代化凝聚正能量,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保障。

第一,大力发展均等、普遍的民生服务,缩小贫富差距,为社会共识的构建造就共同的经济生活基础。社会共识作为社会意识的一种,从根本上说,决定于人们的物质生产生活方式。人与人之间物质利益的不同,决定他们社会意识的差别。因此,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普遍的、均等化的社会福利和公共服务,不仅是党和政府获得民众政治认同的重要途径,也是在不同阶层民众之间、不同区域民众之间构建社会共识的前提和基础。当然,为民众提供均等化的经济生活基础,并不意味着要回到计划经济时代的老路上去,那样只能带来低水平下的平均主义和共同贫穷。发展均等、普遍的民生服务,关键是要解决城乡差别和区域差别。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经济总量上已经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国家综合国力水平已经到了进一步完善公共服务的好时期。应进一步完善公共财政体制,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尤其是要提高对农村教育、医疗、卫生、就业培训等方面的投入,为城乡居民提供相对均等化的公共服务和社会福利; 应加大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力度,为不发达地区提供财力支持等。唯有如此,才能在绝大多数人群之中造就共有的生活方式,使他们能共树共享相同或相似的价值观,为社会共识的构建奠定坚实的基础,进而推进国家治理的现代化。

第二,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社会共识的构建提供制度保障。制度作为一个社会的运行规则,为人们提供稳定的预期。它不仅塑造人的外在行为,也影响着人的内在意识。制度之所以必须要公平、正义,就在于它能使人们遇到问题时,不需要通过私人性关系去解决,而是在制度的框架内想办法。对制度的信任是社会共识的重要保障,也是良好社会共识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为人与人之间公平、正义关系的形成,及社会共识的发展提供了基本的前提。应从多个层面加快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政治制度上,应完善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主体的基本政治制度。尤其是要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进一步创新基层群众自治的形式,使基层群众的“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四个权力真正落到实处。重点加强基层群众的“民主监督”权力,如设立与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并立的监督组织,增强群众的制度信任。经济制度上,要重点完善收入分配制度,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规范隐性收入,坚决取缔非法收入。只有当人们相信,制度不仅规范普通民众的行为,也制约上层精英的行为时,才能在制度的大框架下形成社会共识。

第三,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力,为社会共识的构建提供精神支持。当下中国构建良好的社会共识,必须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力,使之成为人们共同的精神支柱,成为人与人之间建立社会共识的“最大公约数”。这就要求,一要注重家庭教育的影响。人的一生中,家庭教育的影响首当其冲。一个在“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的家庭中长大的人,进入社会之后,更有可能待人和善、与社会和睦。因此,要注重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家庭日常生活之中,尤其要体现于成年人的行为举止中,为青少年做出榜样。二要发挥学校教育的优势。学校是教书育人的专业机构,有专门的人才和专业的教育技术,它们的宣传教育在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力方面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学校要想真正做到这一点,就必须要创新教育形式,采用学生更为喜闻乐见的形式,寓教于乐,促使学生在生活娱乐中理解并接受。三是新兴媒体要发挥正能量。新媒体的一大优势在于其传播迅速,受众面广。在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力方面,新兴媒体及其从业人员必须发挥应有的作用,自觉抵制对低俗、庸俗、媚俗的迎合,坚持健康向上的传播理念。如此多方共同努力,才能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力,为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社会共识的构建提供精神支持。

第四,加强主流媒体传播效果,为社会共识的构建提供舆论引导。新媒体时代,传播权力的个体化,影响着社会共识的建构。“网络时代,人人都有麦克风”这句网络流行语尽管有点夸张,但它充分说明了网络对个人传播权力的加强。近年来,微博、微信、BBS等网络沟通平台的发展,更是对个人介入社会公共事件提供了前所未有的通畅渠道。前网络时代,信息以自上而下的单渠道传播为主,层层辗转,不仅信息的时效严重滞后,而且经过层层过滤,到达终端时可能已经严重失真。普通民众大多数时候只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无法做出自己的判断,即使有所判断,也没有表达和反馈的渠道。新媒体时代的来临,彻底改变了这种状况。新媒体的重要优势在于其传播的时效性、扁平化、分散化。它能够将万里之外发生的事情瞬间传递到任何一个拥有终端的人手里,信息的接收者也能够将自己对社会公共事件的观点随时发布以引起人们的围观。个体传播权力的加强,为个体表达自己的意见或看法提供了最直接的渠道,但是,它也为各类谣言和污言秽语横行于网络提供了平台。媒体不仅能够提供信息,也能够解释信息。就凝聚社会共识来说,大众传媒的作用不可替代,主流媒体更是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当前,要进一步提升主流媒体的传播效果和舆论引导力。一方面,要提高主流媒体从业人员的业务水平,重点要加强政治素质和道德素质。另一方面,主流媒体在坚持本色的同时,必须要进一步创新语言风格,提升舆论宣传的可接受水平和效果,提高自己的舆论引导能力,从而推进社会共识的构建。

社会共识是社会良性运转的精神前提,也是凝聚国家治理多方力量的思想基础。中国正处在现代化进程之中,经济迅猛发展,社会急剧转型,尤其是网络社会的来临,传统的价值观念、道德规范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人们对同一社会现象或社会问题的看法各不相同,利益诉求各有道理但很多时候却相互冲突,这些都为有效构建社会共识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当下,必须要从加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力、促进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公平正义、加强主流媒体政治传播效果等多个层面,推进社会共识的构建。只有这样,才能为国家治理现代化提供最为坚实的保障。

(作者分别为华东师范大学政治学系教授、华东师范大学政治学理论专业博士生)

[责任编辑:焦杨]
标签: 共识   国家治理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