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思想理论 > 理论探索 > 正文

王广: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没有过时

【核心提示】中华民族热爱和平,血液中没有侵略他人、称霸世界的基因,一贯倡导不同文明的交流互鉴,但也“决不用玫瑰色描绘”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斗争。面对这些挑战,人民民主专政不能丝毫动摇,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必须始终坚持。

日前在广东清远召开的第八届中国社会科学前沿论坛,以“社会转型与国家治理”为主题,深入探讨了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等重要问题。通过与会学者的讨论和交流,笔者深切感到,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在当今时代没有过时,依然是正确认识国家问题、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强大思想武器。

历史的进步往往是曲折的。20世纪八九十年代之交,随着苏东剧变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处于相对低潮期,一些西方学者迫不及待地宣称马克思主义已然彻底失败,资本主义制度成为人类历史的终结。在国内学界,经济学研究中的新自由主义、历史学研究中的历史虚无主义和政治学研究中的宪政民主思潮等互为表里,在不同领域挑战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以政治学而论,阶级、革命、人民民主专政等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核心概念和学术话语体系,似乎成为保守、落后的代名词,而宪政民主、三权分立、普选制度成为一部分学者追逐著述的目标,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及其国家学说好像已成为明日黄花。

然而,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真的过时了吗?笔者的答案是否定的。

首先,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在人类思想史上第一次科学地阐明了国家的起源、本质、性质、类型、职能和命运等根本问题,构筑起一座宏伟的理论大厦,成为人们正确认识国家问题的指南。

国家问题是政治学研究中最为核心的内容,传统的政治学家们几乎都把政治学理解为关于国家的学问。无论柏拉图对“理想国”的追寻、亚里士多德对国家制度的比较研究,还是马基雅维利细致描绘的国家统治机制、霍布斯遏制人性之恶的“必要之恶”的利维坦,都将国家作为理论的轴心。二战以后,行为主义学派在西方政治学界勃兴,标榜“价值中立”的政治科学,传统的国家研究及国家的价值内涵遭到遗弃。但人们很快认识到,政治学研究如果排除国家理论,将既没有理论意义也失去实践价值。随后国家研究热再度兴起,涌现出众多的国家理论流派,竞相登场,众说纷纭。

各个流派的国家理论,都从某个侧面或角度对国家问题进行了探索,或有可资借鉴之处。但是,究竟何为国家?国家的本质是什么?国家从何而来?国家又将向何处去?对这一系列根本性重大问题,这些观点都没有做出科学的解答。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以鲜明的阶级性、实践性和科学性,开辟了人类政治思想史上的新纪元,为正确认识和解决国家问题指明了方向。马克思、恩格斯将国家视为一个历史范畴,他们认为,对国家的认识归根到底要到社会经济生活中去探寻,国家的本质是统治阶级为维持特定秩序,协调、缓解社会内部不同利益集团之间的冲突与矛盾的统治机器。“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表现和产物”,是社会在一定发展阶段上的产物,“必然伴随着阶级、阶级矛盾的彻底消灭而消亡”。简言之,国家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

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这些基本判断,从根本上厘清了关于国家的各种争论,时至今日不但没有过时,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日益得到实践的检验。以阶级与国家的关系为例。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历来主张只能以经济的因素为标准来划分阶级。恩格斯指出,“这些相互斗争的社会阶级在任何时候都是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的产物,一句话,都是自己时代的经济关系的产物。”列宁也曾说过,“区别各阶级的基本标志,是它们在社会生产中所处的地位,也就是它们对生产资料的关系。”环顾当今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依然存在,社会主义国家也还没有完全消灭阶级和阶级差别,阶级依然是区分生产地位、判别经济关系,进而分析国家问题、判断国家本质的重要范畴。那种认为阶级范畴已经过时,主张取消阶级分析方法甚至取消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观点,既不符合国际资本集团在全球范围内大肆攫取、剥削的事实,在理论上也难以自圆其说。

上一页 1 2下一页
[责任编辑:焦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