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思想理论 > 独家连线 > 正文

郑永年:中企以新加坡做跳板聪明有效

一千多年前,一艘艘满载着丝绸、瓷器、茶叶等货物的商船向“西洋”进发——这便是历史上著名的“海上丝绸之路”。2013年10月,习近平主席提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同年10月,李克强总理对“海上丝绸之路”进行了进一步阐述。配合习近平主席的重启古代路上“丝绸之路”的倡议,中国新一轮的发展战略规划初步形成,并立刻得到了国内外社会的强烈反响和多方解读。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与东盟的区域中心,新加坡在其中的地位与扮演的角色更加令人关注。就这一相关话题,海外网新加坡频道专门约访了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郑永年教授。郑教授从紧张的会议时间中接受了专访。

海外网新加坡频道:“丝绸之路”古为今用,路线大致一致,含义上有什么不同?今后的发展方向会是怎样?

郑永年:古代 “丝绸之路”指陆路,其实古代的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一样很悠久,从宋朝就开始了。地理位置上没有什么大的变化,但是现在的航海技术,为海上丝绸之路提供了更广阔的舞台。另一方面,以前的丝绸之路还是相对简单,那时都没有什么主权概念,也没有护照概念,人员往来非常方便。但是现在的主权国家会非常敏感。海上丝绸之路经过的国家都是比中国小很多的国家,毕竟小国家害怕大国是情理之中。如何消除他们对中国这样一个大国的不确定感,如何安抚这些国家,表明这个项目没有其他战略意图就非常重要。

我们与老牌资本主义不同,中国是要通过投资和进行基础设施建设达到共同发展。这些国家的环保意识、人权意识已经发展起来,虽然国家很穷,但是很多非政府组织、环保组织等社会组织已经有了相当的影响力。中国不光要和当地政府打交道,还要与地方组织进行沟通协商。这方面我们应该很好的总结。所以世界银行和中国自己都有一个概念叫“包容性发展”。这个“包容性发展”不仅仅是中国与这些国家共同发展,这些国家内部也是要有一个包容性发展。如果说中国项目的好处只流向了这些国家的少数人,大部分人没有受惠。从长远看,就会产生很多问题。

海外网新加坡频道:海上丝绸之路以东南亚为起点,新加坡作为东南亚的区域中心,会在“海上丝绸之路”发展中扮演怎样的角色?

郑永年:无论从新加坡所处的地理位置,还是本身作为具有完善法制的成熟经济体,拥有先进的金融体制和稳定的社会体制,新加坡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如果可以与中国很好的合作,双方都会受益良多。这需要双方进行具体协商,规划方案。新加坡有很多中国企业,新加坡也是人民币海外第二大结算中心,双方的交往已经非常深入。而且两国领导人的相互信任度也是非常高,人民间的往来日趋频繁。因此新加坡从硬件和软件上都具备了进一步合作的基础。

海外网新加坡频道:(这周在新加坡举行的新-非商业论坛,由新加坡政府国际企业发展局主办,也会有中国企业参与。其实很多中国企业到新加坡来,是以这里为跳板,向其他国家发展。)新加坡政府在“海上丝绸之路”发展中会发挥怎样的作用?

郑永年:新加坡本身的市场很小,中国很多企业到新加坡上市或者投资,以新加坡为跳板,走向东南亚国家,走向非洲,甚至走向拉丁美洲,这是非常聪明有效的做法。在这个过程中,新加坡政府已经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新加坡国际企业发展局帮助企业走出去,经济发展局帮助企业走进来。政府一直在倡导和做这样的事情,新加坡本身也是这样发展起来的。在这方面,政府已经做了很多,有丰富的经验。新加坡政府可以把这些经验应用到丝绸之路的项目中。

海外网新加坡频道:您觉得对中国或者整个“丝绸之路经济带”最重要的是什么?

郑永年:每一个时代要有符合时代精神的东西。英国崛起,主张自由贸易;美国崛起,主张自由民主。无论中国也好,还是广大发展中国家也好,现在最主要的是提倡“尊重与发展”。尊重每一个国家的文化、制度和风俗习惯,在“尊重”的基础上追求共同发展。中国的和平发展也是遵从这一主题。“尊重”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中国讲“和谐”、讲“和而不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同时“尊重”也是一个普世价值观,西方也是有文化多元主义,都是同样内涵。为什么西方在促进发展中国家进步中有很多主观的前提条件,像人权、宗教自由等等,因为这些发展中国家的社会与西方不同。中国好的地方就是“尊重”,不会去干预,注重发展。对这些发展中国家来说,发展还是第一位的,其他的都需要在经济发展起来之后才有可能进一步关注。东亚四小龙做的好,就是因为在社会经济发展起来后,慢慢的开始行使政治权力。我自己认为丝绸之路的时代精神就是 “尊重与发展”。 (萧敏 寇方)

(郑永年,中国浙江人。中国问题专家,现任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

[责任编辑:李金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