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思想理论 > 深度原创 > 正文

成都温江区涌泉街道办党工委书记李成: 以大数据推进基层社会治理

以大数据推进基层社会治理

成都温江区涌泉街道办党工委书记李成

做客人民论坛网“政论大讲堂”

李成 

人民论坛网北京6月26日讯(记者常妍)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围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目标,不断创新社会治理体制。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对海量信息进行采集、存储、分析、整合、控制的大数据,对于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经济社会运行成本、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具有重要作用。人民论坛网“政论大讲堂”栏目特邀成都温江区涌泉街道办党工委书记李成,就“大数据推进社会治理”的实践经验与网友们进行分享和交流。

成都市温江区涌泉街道在统筹城乡发展的过程中,探索“数字涌泉”综合服务管理信息平台,建立以居住地为单元的数字化管理创新模式,在全省率先实现镇街级城市管理和居民服务数字化、精细化、现代化。涌泉街道究竟是如何搭建数字平台,怎样探索智能管理的新模式呢?李成书记讲解了具体的做法:一是打造镇街级社会治理信息化系统——“数字涌泉”社会治理综合指挥中心,集成数据处理、事务处置等功能,实现居民服务和城市管理“网络平台一体办结”。二是组建居民综合信息数据库,按照居民住址、户籍等情况分类设置143个字段,录入163万条动态信息。三是以指挥中心为枢纽,以网格员手持电脑为基点,通过3G无线网络连接和GPS定位,完成从“中枢神经”到“末梢神经”数字平台架构。四是以“数字涌泉”综合平台为核心,整合社区手机报等公共服务信息资源,为居民提供8大类69项服务,形成信息交融、集成互联、高效便捷信息综合服务平台。

李成书记强调,基层社会治理做好平台建设、技术运用、体系构建等信息技术方面的工作后,还应结合大数据时代社会治理的特点,积极推进工作方式的新转变,以适应大数据时代社会治理的需要。对此,涌泉街道实行了网格精细化服务管理:第一,将社区划分为5个一级网格、楼栋划分为20个二级小网格,每个小网格服务250—350户居民。第二,从社区“两委”干部、工作人员和业务协管员中竞争选拔,每个网格配备1名网格长、4名网格员,实现“网中有格、格中有人”,将虚拟网格实体化。第三,实行网格员小区院落分格包干制,定点联系包干区域居民,网格员承担就业社保、民事调解等20余项职责,实现对居民“全天候、零距离、点对点、全覆盖”扁平化高效快捷服务。

成都市温江区涌泉街道基层社会管理创新模式是大数据应用到社会治理的典型案例,“数字涌泉”通过利用大数据的梳理采集功能,实现了粗放管理向精细服务转变、被动管理向主动服务转变、分散管理向集成服务转变、突击管理向长效服务转变,从而形成社区服务长效机制,为国家的社会治理提供了一个充满生机活力的模本。

[责任编辑:韩冰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