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思想理论 > 思想名人堂 > 正文

吴敬琏:就业仰赖经济增长的方式

 作者:经济学家 吴敬琏

我不得不说在这里有一个普遍的误解,认为经济增长和就业及老百姓的收入是线性相关的。就是说一定的增长速度就必须付出这个代价,只有有了这么快的增长速度才能够有这么多就业,才能够使得老百姓的收入有这么高的增长。其实这之间的关系不是这样简单的,经济增长是必要的,问题是看你怎么增长,你靠什么办法增长,这就是所谓增长方式问题,就是经济发展方式问题。

最近的一个例子,你就可以看到去年和今年增速下降了好几个百分点,这一年半的时间就业的情况怎样?就业的情况比前两年要好得多。这就是说,这两者的关系不是线性的关系,不是说有多少增长就有多少就业。

“九五”计划决定了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十五”计划做得很不好。在我那本书《中国经济增长模式的抉择》里面就讲到了当时讨论问题出在了哪里,叫体制性障碍。体制性障碍主要的就是指政府有太多配置资源的权力,政府把GDP的增长看成政绩的主要标志。这是问题所在。那么怎么办?转变方式。转变方式的核心是提高效率,四个途径:一是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城市市民化;二是制造业要强调向价值链的高端延伸,就是要着重在研发、设计、售后服务等方面,发展制造业内部的服务成分;三要发展服务业,发展独立的服务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四是用信息化改造整个国民经济。

为什么这两年的就业情况跟经济增长的情况是两个方向?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服务业的发展终于超过了制造业,大概是从前年开始。去年我们在国民经济中的第三产业比重就超过了第二产业,这是历史上第一次。所以虽然增速掉了几个百分点,但就业没有掉。

但是我们现在还有问题,因为产业结构有问题,反倒是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很不好。原因是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产业比重仍然太低。我们当然需要进一步改进,但是一定要打破那种想法,说是一定要保持8%或者10%的增长速度才能保证就业,并不是这样的。

(摘自《第一财经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