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思想理论 > 治理创新研究 > 正文

上海浦东新区:流动党员“离乡离土不离党”

基本情况:

适应“两新”组织急剧增加、流动党员大量导入、党员管理难度不断加大的新形势,上海浦东新区建立“新家园”党组织,打造“新家园”党建品牌,积极探索流动党员管理新机制。“新家园”党组织保证了流动党员“离乡离土不离党”、“流放流出不流失” ,切实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激发和调动了流动党员的干事创业热情。

主要特色与优势:

(一)加强源头管理、创新组织设置,打造流动党员“新家园”党建品牌,为流动党员参与浦东社会管理奠定组织基础。着力构建党组织与人口综合管理责任部门的协同共管机制及与外省市(外区县)的沟通合作机制,内建外联帮助流动党员找组织、亮身份;齐抓共管,探索双重管理、联建管理和属地管理三种模式确保流动党员离乡不离党。截至2010年底,全区共建立新家园党组织52个,接纳流动党员4000多名。(二)教育增能,增强流动党员的归属感和主人翁意识,为流动党员参与浦东社会管理奠定情感、认知和能力基础。服务为先,提高流动党员的归属感。把新家园党组织纳入“两新”组织党组织管理范畴,为流动党员和流动党组织提供与浦东党员均等化的服务;教育为重,提高流动党员的认知力。整合区域内优质教育资源以流动党员活动证为载体,以免费或优惠的形式,向流动党员及其党组织开放;增能为本,提高流动党员的发展力。高度重视对流动党员的技能和法律知识的培训,努力提高他们谋生发展的水平和促进和谐的能力。(三)党建切入,组织“新家园”党组织和党员引领服务、化解矛盾、服务社会,引导流动党员在社会管理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服务来沪务工人员的精神文化需求,营造良好的社会管理氛围。周浦镇在2009年6月开创性地成立了“新周浦人”俱乐部,张江镇依托镇来沪务工青年“大家乐”俱乐部平台,组织“大家看”、“大家练”、“大家谈”“大家唱”系列活动等,用先进文化教育引导流动党员和来沪务工青年;服务流动人口管理,发挥流动党员的社会和谐稳定中的关键作用。高桥镇吸纳平邑党委为高桥区域党建议事协调委员会成员单位,并于2008年在全市率先成立了来沪人员居住地人民调解委员会,其中80%的调解员由党员担任,及时化解了各方面矛盾;服务浦东建设发展,发挥流动党员服务社会管理的骨干作用。周浦镇东南社区有针对性地开设了“相约星期四、聊聊烦心事”的流动党员志愿者工作室,真正成为老娘舅之家。高桥镇平邑党委积极参加世博安保、城市协管等工作,先后涌现了5名“上海市见义勇为先进个人”、1名“上海市优秀农民工”和1名“山东省优秀共产党员”。

效果(推荐理由与评析)

浦东新区着眼于构建城乡一体的党员动态管理机制,以探索建立“新家园”党组织、打造“新家园”党建品牌为抓手,积极引领流动党组织和党员在创新社会管理中发挥战斗堡垒及先锋模范作用,从加强源头管理、探索优化组织设置入手,实现对流动党员的组织或工作覆盖,是提高流动党员管理成效的基础。坚持服务与管理并重,将流动党员党组织发展成为来沪务工人员的主心骨,促使流动人口更好地融入到当地社会环境。将加强流动党员管理纳入到整个基层党建工作和整个社会治理课题中去协同推进,有效实现了资源整合,开创了流动党员管理的新局面。

[责任编辑:焦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