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思想理论 > 治理创新研究 > 正文

河南巩义市:创新村级组织经费保障机制

基本情况:

为构建乡镇与村级组织之间的新型关系,在确保村民自治的同时保持乡镇对村级组织的影响力,河南省巩义市探索实施“一定两评三补”机制,为村级组织经费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有效激发了农村基层组织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增强了村级组织的凝聚力,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实现了基层党的建设与新农村建设的互促共进、协调发展。

主要特色与优势:

要实现共同富裕,必须实行镇级财政反哺农村,走强镇带弱村的科学发展之路,基于此,以“一定两评三补”为主要内容的村级组织经费保障新办法应运而生。

一“定”,即定目标,明确“该干什么”。“定”,既包括三次产业、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等经济发展的目标,也包括基层组织建设、平安建设、生态建设、民生改善,计划生育等和谐社会建设方面的目标。在实施程序上,每年年初,镇党委、政府提出全镇整体目标和总体计划;各村采取“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初步提出本村年度工作目标,镇党委、政府统筹全镇整体情况和各村实际情况,确定各村年度目标任务,与各村支部书记、村委主任签订目标责任书。

二“评”,即考核评价,衡量“干得怎样”。党员和群众代表年终对各村支两委进行一次百分制评议。镇党委、政府对各村目标完成情况进行一次百分制考评。通过公开述职、民主测评、实地查看、座谈了解等方式,全面掌握各村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和村领导班子的现实表现。“两评”得分与奖补挂钩,最终计算出各村应返奖的资金数额。

三“补”,即奖励补助,激励“干得好的”。经费贴补方面,除足额兑现上级转移支付的资金外,镇还按各村党员数和人口数对村级办公经费进行贴补:各村年基数为每名党员50元,再依上年底人口数为准,每口人定额增补7元经费。这项资金基本能够保障村级组织正常运转。项目奖补方面,主要是将各村建设项目细化为招商引资、道路修建、游园广场、文化大院、卫生创建、绿化亮化等类别,除了支付上级规定的补助外,镇分别采取以奖代补、奖补结合的方式对以上项目进行奖励补助。财政返补方面,每年各村纳税形成的镇财政收入,按照7%的比例,计算应得奖返款,结合两评情况,综合得分低于70分的,不再奖返,从71分起,得分以两评得分的百分比乘以应得奖返款为实得奖返款。70分以下为考核不及格。考评办法明确规定,被镇里通报批评一次扣0.2分,因村里工作原因(乡镇工作原因除外)造成群众上访的,发生一次到镇里个访扣0.2分,发生集访、越访一次扣0.5分,发生一次阻碍企业生产经营的扣0.5分。精神奖励方面,根据考核评价结果,镇里对各村确定金银铜杯以及各单项奖,隆重召开总结表彰会予以表彰。

效果(推荐理由与评析)

激发了农村基层组织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个人拥有三个企业、年销售收入20亿元的小关镇张庄村支部书记张献文说,“‘定评补’的实行也不仅仅是个物质上的奖励,每年在几千人的总结表彰大会上颁奖,有个荣誉问题,能不好好干”;增强了村级组织的凝聚力。芝田镇益家村68岁的村主任赵合友说,“通过‘定评补’,有力地加强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现在召开党员大会,只要一打电话,全村152个党员起码到120多个,村组织有了号召力、战斗力”;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小关镇党委书记李太平说:“2001年前小关镇只有一家半企业在生产,镇财政收入仅300万元,现在在全市排名第一”; 改善了民生。小关镇南岭支部书记李国振说,“通过‘定评补’,村里修了20多米宽的公路,建成了饮水工程,结束了到四、五公里外挑水吃的历史” ;加强了社会管理。小关镇口头村党总支书记房志中说,“过去招商项目落地非常困难,2010年小关镇引进一个投资18亿的项目,税收镇里占38%,村里占7%,村民积极性十分高涨,用了30天搬迁完毕,没有出现一例上访事件。”

[责任编辑:焦杨]